话题55:新的世纪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几所全国重点大学举办的以”新的世纪“展望为题的演讲中,演讲者向听众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20世纪?“听众讨论后回答:“机器的世纪。”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词语概括你最希望的21世纪?”得到的回答是:“人的世纪”。
现实生活中也许你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或许有人问你同样的问题。请以“新的世纪”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写前指导】
I.审题。认真阅读所供材料及其提示。首先要注意演讲者提出的两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即谈2l世纪如何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可从两个世纪的不同点谈2l世纪是“人的世纪”。其次化整为零。“人的世
纪”是一个大的话题,审题时应把大的话题分割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选取自己熟悉的角度写作。从重视机器过渡到重视“人”,实际上就是从“物”的主宰过渡到“人”·的主宰.把这两个范畴化小就可以找到“洗去铜臭。始见真人。”“人的文明与物质文明”“电脑取代不了人脑”“人性与物欲”“开发人类自身的宝库”等。
2.思路。就此话题来看比较抽象,因此下笔应找准思考点。可从提问的角度进行,“人的世纪”的内涵是什么?“机器的世纪”和“人的世纪”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过渡?如果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过渡会怎样?如果不能实现呢?当今阻碍过渡的因素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3.立意。经过以上的分析、思考、自然会明确此题的中心,可参考以下立意:“物化的悲哀”“人不可失其本心”“从‘人’出发,造福人类”“以人为本,物为我用”…人‘字应该大写“”我们克隆了什么?“”人的位置在哪里?“”人的世纪--人文与科学的结合“”人若失去灵魂“”重人与拜物“”不为物役才能真正解放“”人为万物之灵长“等。
话题49:多彩的美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名山五岳,亦各自有性情之象,不可转移。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
材料二:
同是欣赏春天的美景,既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审美感受,也有“桃花为春憔悴”的审美感受;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审美感受,也有“春风杨柳万千条”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的差异体现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
--彭立勋《美的欣赏》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着美。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中,时时都能感受到美的事物。美的形态是多样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不同的审美客体有其独特的美。由于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差异性,更导致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你体会到了美的丰富性、多样性了吗?
请以“多彩的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比石头还普通,比春花还明艳,比金子还宝贵,比大海还深远,那就是--美。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但要看你是否有善于发现“美”的敏锐的眼睛。
出上春游,那“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淡雅素洁美,那“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蓄朦胧美,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明丽鲜艳美,那“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活泼稚气美.那“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繁荣缤纷美,那“杨柳青青江水平”的清爽明朗美。这自然界蓬勃的活力。流动着生命。定会使你心旷神怡。
当你聆听一首美妙的音乐.观看一部动人的电影.阅读一部引人人胜的小说……你都会被那迷人的美所吸引,感到娱目悦耳,以至于陶醉倾倒,这时,你就是在进行着艺术的美的欣赏活动了。
艺术美的种类是繁多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雕塑是静止的舞蹈,舞蹈是流动的雕塑;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戏剧电影是综合性艺术……
西方美学家们依照美的品格把美分作五类,即崇高、伟大、美丽、妩媚、乖巧。朱光潜则用古人两句诗将美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杏花春雨江南”。另一类是“骏马秋风冀北”,即秀美与壮美。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美是丰富的、多样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世界上还有比缤纷的大自然和美妙的艺术更美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心灵美。
话题3:美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些美学家说:美是主现的,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之中。另一些美学家说: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美”为什么这样神秘,引起大家争说不已?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本话题内容很宽泛,可以谈自然美、艺术美,也可以谈美的人、美的事,只要与“美”有关即可;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白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如果具体展开,想来定是宏篇巨着,非专业人员恐怕没有这种造诣。如果你对美学有一定了解,不如就其中某一环节与个人生活情感结合深入地谈一谈自己的某种感受。如自然美、艺术美、优美与崇高等美学范畴都大有文章可做。如果你对美学知之甚少,却也不妨碍你有种种美的感受。自然界中五彩缤纷的香花野草,生活中种种催人泪下的感动。情感上的种种细雨微澜,其背后未必就没有美的因素存在,你说是不是?多愁善感型的不妨细腻一点,理智型的不妨条理一点,扬长避短,只要有思想,有新意,抓住触发你情思的一点,做足功夫,总会是一篇好文章。
题目是一扇“门”,而不是一个“框”,走进“门”,自由地做你喜欢做的事,切不可缩手缩脚,仿如身陷牢笼。何况“美”仅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扇“多向”的门。或记叙美人美事,或描摹山川美景,或抒发内心美感,或评价美的珍品,或说明某一美的现象,或设想美的创造、憧憬美的未来……关键的一点:不落窠臼。写出美文!
话题69:持续发展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从前是个穷地方,生态环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产量很低,70年代中期,小张庄开始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整洁土地,兴修水利,大力营造防护林,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小张庄在大力发展种植业和林业的同时,还利用当地的草资源和鱼塘,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业为农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从而改变了土壤。这个村还利用人畜粪便生产沼气,发展沼气能源,沼气池的渣液用来喂养鱼,塘泥肥田,从而建立起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以进行可持续发展。
安徽小张庄,正是成功地利用生物质能,在造福一方的同时.成功地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因而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像我国一样积极开发、研究、利用生物质能技术。近期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应优先考虑与工业有机废物的治理结合在一起,开发、研究、推广工业有机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同时大力推广沼气应用技术。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质能,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的汽化、焚烧、热解技术,将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对于清洁能源的利用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它在发展中产生,就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请以“持续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前指导】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持续发展”就要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城市要尽快提高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对土地、森林、矿产、淡水和海洋资源的管理;要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有环保才有持续发展,有持续发展才有环保。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居家还是旅游,都要把环保意识体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之中。不管你写什么文体,首先你得有这个意识,有这方面的材料;要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绿色的草,绿色的树,美好的风光,美好的生活。这些是我们的向往,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过得幸福,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过得幸福,那么请用你的心,请用你的手,请用你的笔,写出你的感受,写出你的真诚。
话题31:发现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中外合资企业招管理人员,面试中有这么一题:三人出外打猎.一个人发现了一只野兔。另一个人打死了这只野兔,第三个人拾回了这只野兔。问谁该得头奖。据说。不少应聘人员均无视“发现”的功劳。亦即忽视信息、脑子、眼光、知识的价值,从而受到外方总经理的否定。
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写前指导】
许多应聘者大力赞扬打死野兔的人。而无视发现野兔的人的功劳,这是只见结果,不见原因。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因果联系的,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猎兔中,“发现”是科学含量很重的“因”。
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创造性劳动,都要求人们有所发现。我们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发现,是一座神奇的钻探机,它钻进人生、社会和思维的深处.挖掘埋藏在里面的珍珠。发现,必须具有慧眼,具有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最迫切的思维模式的慧眼,能把生活事件、生活现象中蕴含的多种意义中最本质的一种找出来。发现。是一种机智.一种敏感,一种洞察秋毫的眼光,一种强大的穿透力,一种抓住事物本质的本领。发现能力。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我们必须具备并不断发展这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