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甲雕弓,记当日,辕门初立。
军令立,一挥千纸,龙蛇犹湿。
铁马晓嘶营壁冷,引弓夜射风烟急。
有谁怜?
猿臂飞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懒收拾。
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人言榆塞事,且自吟诵《花间集》。
叹臣之壮也不如人,
今何及?!
第2篇 英雄悲歌1200字“自古英雄出乱世”依照此言,似乎所谓的“英雄”应该是古而有之……
对于乱世,先秦是的吧,虎豹之师,远攻近交,于是一个荆轲挺身刺秦,一柄最快的剑,一颗最恨的心,成就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识时务而螳臂挡车,无异于自取灭亡!由此观之,脍炙人口的英雄荆卿充其量亦只是个了得的“侠客”罢了……
铁骑飞将——赵之李牧,一生英勇,可谓英雄——匈奴闻其名而胆丧,风靡旗倒,抗衡于强秦而面不改色,将军夜引弓,终使秦师弃甲而逃……然李牧的抗旨不遵却给他扣上了个“不忠”的名号!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动,一时间战火弥漫,群雄四起。曹孟德白手起家,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又“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谓“英雄”。但同时,又有这么一批人站出来,以为不屑,斥之曰“奸雄”,于是乎——京剧舞台上,鼻子上一块白的曹操冠带辉煌,高唱:“世人害我奸,我笑世人偏。为人少机变,富贵怎双全?”
真正的英雄,孰是孰非?“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一句千古的绝响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深思……霸王,仲卿,典韦,嵇康,叔宝,太宗,鹏举,成吉思汗……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中晃过,接踵而至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否定。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倚剑笑天下!既然世间没有了绝对的英雄,于是崇尚英雄主义的人们又开始寄情于制造英雄,自古以来,我们制造过许多“英雄”,然后对他们顶礼膜拜。而且经常为逝去若干年“英雄”的籍贯争论不休,但凭一个地名,但凭一句俚语就能花钱请专家论证本地是某某英雄的生身之所,还不惜耗资修庙建堂祭祀,或者拱坟造墓堆个衣冠冢,让子虚乌有的“英雄”享受香火,甚至连“夜郎”的归宿也要抢得脸红脖子粗。其中的一些个人则开始忠情于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个飞檐走壁、听音辩踪无所不能,而又侠肝义胆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所谓的“英雄”们,弄得一时间武侠小说泛滥成灾,至今仍有不少人以为中国古代社会便是个如书所述的那样以酒会友,剑拔弩张的侠客行的江湖。
汹涌得拍打着河岸,浪花淘尽了英雄。来让我们盛一盏热酒,洒在英雄们通往九泉的路上,与尔同销万古愁,唱一曲葬歌,默默得祝愿他们一路走好!“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做一名英雄——这是每一位少年儿时的梦想,来,让我们再盛一盏,举杯,一泯尽恩愁-一仰而尽,为我们自己欢庆,为做一名我们自己心中的英雄而努力,愿今生无悔!
第3篇 悲情英雄600字他有冲天的豪气,也有似水的柔情。他梦想着驰骋疆场,却终生郁郁不得志,他就是一代词人――陆游。
“千古男儿一放翁。”读读他那使人血脉贯畅的诗句吧。“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是那么向往金戈铁马,为国杀敌,但无奈只能“僵卧孤村”,此中辛酸悲凉,岂能一言尽矣!
就连弥留之际,陆游也不忘嘱咐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他对祖国的爱是何等深沉,告别人世时,带着多大的遗憾啊!
陆游酷爱高洁的梅花,曾写过流传千古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那清高傲岸的情怀,那忧郁感伤的心绪,是一代又一代读者深受感动。
而陆游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和他表妹唐婉那段夭折的爱情。他们曾经青梅竹马,相亲相爱,却硬是被陆游的母亲拆散。两人一别就是十年,当他们在沈园重逢时,已不复当年的青春和欢乐了。陆游感慨万千,挥毫写下了饱蘸着泪水的《钗头凤》那振聋发颤的”错,错,错”“莫,莫,莫”,如一级重锤敲打着人们的心,又如一声声带血的控诉,抨击着那罪恶的封建礼教。
陆游一生对这段美好而短暂的恋情魂牵梦萦,晚年时他写过数首关于沈园的诗,其一云:“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那甜蜜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但如今只有悲哀的长叹了。
陆游用诗词诉说自己的真性情,一唱三叹,他的悲剧人生也是无数善感的心灵悲极而泣。
第4篇 悲情英雄阿拉法特500字阿拉法特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反英斗争中,年仅17岁的阿拉法特自告奋勇,从沙漠部落中购买武器,偷运到巴勒斯坦,一时成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毅然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战争中。在战火硝烟中,他看清楚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惨命运,认识到革命是惟一的出路。此后十几年的时间,他一直为保家卫国的理想舍身奋斗。
自由,比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宝贵。阿拉法特朝着理想国度勇往直前,1993年,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第二年,他结束2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阔别多年的加沙。1996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连任至逝世。
分析: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阿拉法特的一生,正是对“不自由,勿宁死”的最好诠释。
话题:“禁锢与自由”“为理想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