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文提供最新的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等,如果喜欢不妨和身边朋友分享!

回望卧龙1200字作文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25日 来源:看作文网
第1篇 回望卧龙1200字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着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2篇 回望英雄1200字

大海拍打着岩石,狂风呼啸,岩石上站着一位老者,他正满怀忧伤地望向大海。海浪席卷而来,打湿了他的衣衫。他全然不顾,眼前正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英帝国主义想要霸占中国市场,便向中国出售布匹,呢绒等货物。但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这些东西在中国竟毫无市场!反倒是他们要进购大量的茶叶,生丝……于是,他们便动起了歪脑筋--向中国出售鸦片!让这位老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物什竟像毒虫般,摧残着国人的精神,啖食着国人的血肉!吸食鸦片让人们家破人亡,大把的白银流入国外,致使国库空虚,连士兵的军饷都无法支付!这样下去,国家将亡啊!

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冲天的浪涛袭来,老人浑然不知。因为现在,他眼中正迸射处无尽的怒火,是波涛都在他的脚下屈服,颤抖!是的,他忍无可忍了,一直以来宽厚待人的他,一再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他也已经忍无可忍了!

回到住宅,他奋笔疾书,他要上书给皇帝,他要请求皇帝禁烟。终于,皇帝也被他的爱国之心感动了,便让他主持禁烟。

接到圣旨之后,他如释重负。他立即配置戒烟药丸,使人戒烟。并且,通过明察暗访,短短几天,他就使烟贩们交出了几十万石的鸦片!他将这些鸦片聚集在虎门海滩,建起石灰池,他只会人们将鸦片投入石灰池中,沸腾的石灰水便将鸦片吞入腹中,不一会儿,池上便只剩了些灰黑的水花……

虎门销烟持续了几天时间,他才将鸦片全部销毁。这件事成为了一件震惊全中国的大事,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为了纪念禁烟斗争的胜利。

但是,这个消息却震怒了英国,他们驾驶着战舰,浩浩荡荡地向虎门驶来。可这位老人却早有准备。他日夜训练着海军,已摆好了一道铜墙铁壁般的防线,准备迎击敌军。在这道防线面前,英吉利的战舰都变成了一块块废铁,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沉入海中,激起了阵阵水花……

英军见虎门久攻不下,他们沿海北上,直逼天津。在他们占领了天津后,京师一片混乱,皇上赶忙派人去和英军“求和”,为了表达自己的诚心,他们甚至免去了我们敬爱的这位老人的管职,将他发配边疆。

老人走之前,他感慨万千。他恨,他愁,他悲愤欲绝……但他永不后悔!因为他坚信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招惹了英国,反而让他感到无限的自豪!

老人走后不久,英国便又卷土重来,很快,他们便攻陷了虎门。慌忙间,清政府又派人去求和。这次,英国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

老人就是林则徐,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禁烟的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1842年,在南京,出现了这样一个景像--一群清政府的官员,无奈的在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了字。从此,清政府赔偿了白银2100万两,香港岛变成了英国的土地。并且,每天都有一个个英国商人在上海,厦门等城市叫卖;每年都有英国官员逼迫清政府降低货物进出的官税。

这场由鸦片引起的战争,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时,它也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

伫立海滩,回望英雄,百余年已过,心潮如海……

指导教师:王兆乾

河南宏力学校初二:贺森

第3篇 回顾2011展望2012650字

今天,又一个起点,又一轮朝阳,请打开你的心灵之窗,拥抱阳光!拥抱今天吧!

2011年,永远属于过去,过去不管成功或失败,永远属于死神;2011年,如一颗陨落的流星划过天际,来不及招呼;2011年,如一朵朵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尽显其招摇之态。

2011年,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不满,其中有一件事我很快乐,那是我们学校举行的元旦联欢会,虽然我们9年级三个班只有一个班的同学参加了节目,而另外的两个班都没有参加这次元旦联欢会的节目表演。但这次元旦联欢会还是举办的有声有色的,在台下观看的同学们也是掌声响个不停的叫喊着,每个同学都洋溢着笑脸,个个都是笑逐颜开,看着同学们欢快的笑脸,我也同样很欢快,和激动。同时2011年也有我的很多不满,尤其是我在年中的各方面表现,我感到很不满意,因此我下定决心,要以更加实际的行动来绘画出绚丽的人生!

2012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和所有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一起努力的冲刺。今天,又一个起点,又一轮朝阳,请打开你的心灵之窗,拥抱阳光!拥抱今天吧!

2011走了,曾经带给我很多光辉和自豪,同时也带给我很多悲伤和痛苦,有很多值得我怀念,也有很多遗憾。但2011毕竟走了,我还要继续。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我站在了2012,好的开始让我有了更多期待,好的兆头让我眺望未来!

过往的一年成功与失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开始奋斗,从中经历磨难和挫折,来打造自己的梦想,让我们回望2011展望2012的开始吧!

    融城中学一年级:王乃中

第4篇 回望兰亭800字

东晋,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但就是在这个乱世,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江南三月,天气晴朗,会稽山阴兰亭,四十二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他们目光有些迷离,面色泛红,身形微晃。他们,正在聚会。

众人有的举杯喝酒,有的轻声吟诗,还有的提笔记下这些诗作,好不悦快!

忽然,喧闹声渐渐静下来,大家一齐看向一位男子,他并不年轻,细看能发现几缕华发,他目光悠闲,嘴角带笑。他起身走向石桌,放下酒杯,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写道:“永和六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没有思索,没有迟疑,动作潇洒,一气呵成。等他停笔时,一篇惊羡佳作,横空出世!这就是《兰亭序》,而书写之人,正是“书圣”——王羲之。

我不善于欣赏艺术,但《兰亭序》却带给我一种震撼。

《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通篇给人以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的感觉,它用笔遒媚飘逸,字里行间反映出作者的洒脱超凡:它的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虽然有精心去安排字的形体,却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在《兰亭序》中,所有的字都是尽善尽美,好像多一分则太长,少一分则太短,无与伦比。

《兰亭序》在让我们感觉受到书法的最高境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品读了一篇佳作。它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掺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

《兰亭序》无论是站在书法的角度还是从内容来看,都能给我们无穷的惊喜和知识,它从骨子里渗透出的自由潇洒更让我为之动容。这一切使它登上书法界的巅峰,无作能匹。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宜昌外国语学校初二:王沐雪

第5篇 畅想“卧龙先生”800字

神出鬼没之计,能战群儒之舌,你是历史上的圣人,蜀国被魏国所灭的结局,如何能掩饰你一生伟大的功绩。

--------题记

在三国军营里,有一个人对诸将说:"兵法云:虚虚实实,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言罢,就在大将耳边密密受计,结果魏并大败而归,能有这样的计策的人只有-------诸葛亮.

没有宦官的拜访;没有仆从的打扰;没有战况的报告;在安静的院子里,孔明抬头望者天,看者星空不知在思索着什么?是当初,刘备三顾的初出茅庐?是当初巧用天时的草船借箭?是不久前利用奇谋的智取汉中?还是昨日白帝城中的先帝遗诏?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六出七擒.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圣人,此时正用无助的双眸望着天空,希望老天能给你一些指示.

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六出七擒.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圣人,此时正用无助的双眸望着天空,希望老天能给你一些指示.

孔明纵然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以"的高风亮节,有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还有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但你不识贤愚,让马谡这样言过其实的人去收街亭这种军事重地,倒至了那次出兵失败,四五处城池被夺,你的功劳也毁于一旦,即使你有奇异本领又有何用.

孔明你为蜀过创建了美好江山,可惜你"出师未捷身先死,"五丈原你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为了汉室的兴复,也为了报先帝的三顾之恩.可天亡你,天亡蜀国,让灯熄灭,让你不能延长生命,在五丈原前,这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你的归天,使蜀国从此走向衰败,使兴汉的希望走向失望,使刘备的愿望落空.

悲哉!孔明,在定军山上安息吧!

第6篇 回望卧龙1200字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7篇 回望卧龙1200字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8篇 回望卧龙1200字

写人作文:回望卧龙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9篇 畅想“卧龙先生”800字

写人作文:畅想“卧龙先生”

神出鬼没之计,能战群儒之舌,你是历史上的圣人,蜀国被魏国所灭的结局,如何能掩饰你一生伟大的功绩。

--------题记

在三国军营里,有一个人对诸将说:"兵法云:虚虚实实,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言罢,就在大将耳边密密受计,结果魏并大败而归,能有这样的计策的人只有-------诸葛亮.

没有宦官的拜访;没有仆从的打扰;没有战况的报告;在安静的院子里,孔明抬头望者天,看者星空不知在思索着什么?是当初,刘备三顾的初出茅庐?是当初巧用天时的草船借箭?是不久前利用奇谋的智取汉中?还是昨日白帝城中的先帝遗诏?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六出七擒.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圣人,此时正用无助的双眸望着天空,希望老天能给你一些指示.

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六出七擒.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圣人,此时正用无助的双眸望着天空,希望老天能给你一些指示.

孔明纵然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以"的高风亮节,有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还有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但你不识贤愚,让马谡这样言过其实的人去收街亭这种军事重地,倒至了那次出兵失败,四五处城池被夺,你的功劳也毁于一旦,即使你有奇异本领又有何用.

孔明你为蜀过创建了美好江山,可惜你"出师未捷身先死,"五丈原你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为了汉室的兴复,也为了报先帝的三顾之恩.可天亡你,天亡蜀国,让灯熄灭,让你不能延长生命,在五丈原前,这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你的归天,使蜀国从此走向衰败,使兴汉的希望走向失望,使刘备的愿望落空.

悲哉!孔明,在定军山上安息吧!

第10篇 回望卧龙550字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

我要分享:

本文地址:http://zw.kankanmi.com/html/32421.html
最新投稿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没想到我如此自信5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学生问题之早恋700字
自信是健康成长的翅膀800字
自信让我更美丽450字
父爱让孩子更坚强自信450字
普通话让我如此自信1000字
让孩子获得自信1000字
爱玩的太阳350字
叫你贪玩!400字
贪玩的我500字
优秀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500字
妈妈我爱你4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金色的童年55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350字
我的梦,中国梦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过年350字
三国演义 读后感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700字
童年的照片700字
我的课余生活1200字
初一开学第二周周记400字
童年“傻”事700字
快乐的“六一”400字
十二生肖小故事450字
我的中国梦50字
过年包饺子250字
拜年350字
外星人和农夫3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400字400字
中国梦,我的梦500字
我的理想700字
我爱读书300字
《名人传》读后感800字
童真55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750字
理想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