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旁的小树
记忆中最美的是自然
----------题记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家的水井旁长出了一棵小树,大家都没见过,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总喜欢带来我的小凳子,坐在水井旁默默地观看她。起初,她还很小,一棵主干旁有很多很多的小树枝。她的叶许多,呈锯齿状,把整棵树都包裹了,圆圆的,像一个染绿的鸡蛋,真好看。
每次当风儿吹过,小树便轻飘飘的摆手弄姿,伸出她美丽的小手,随风招展,轻盈的向所有生物招手。我憧憬着我的世界里也有这样一份美丽。从此,我便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她迷人的身影。
小树在渐渐地长大,有一天,她长出了许多花蕾。花蕾很小,很圆。那一夜,小雨好像也知道了她的心思,在那一天晚上悄悄地下了一阵小雨,滋润了小树。
第二天,生机勃勃的她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在绿的颜色中显现了几处红点,万绿丛中一点红,颇有锦上添花之妙,更加迷人。
我迫不及待地走到她面前,几处花朵已展开了花片,像喇叭一样,却是紫色。我想是不是我产生了错觉啊!
更美的是在早晨,雨雾并有的花。小雨缠着她,雾儿迷着她,别有一番情趣。我久久地凝视她,不愿移开我的目光,我要把最美好的画面永远存在我的记忆中,以后回味无穷。
小树无形地给水井添上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水井中的水又养育的小树,如此重复着,这大概就是大自然的和谐吧!这种和谐让她紧紧地与世界握手,与天地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她真诚而没有嫉妒,她淳朴而不失华丽;抬头向路人致以问候,俯首向家人恭贺祝福。
我有时也在思考,那美丽的花或许就是春光秋色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霞云吧!或许也是她献给我们最纯洁的心吧!有了心,她便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2011年6月29日
晓敏笔
洋泉中心初中高三:秦志敏
第2篇 校园的小天井500字我的校园里有一个小天井,那里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堂。
小天井的四周有一圈小叶黄杨织成的绿色镶边,小天井的西南边有一个蘑菇亭,从上往下看蘑菇亭的上面有一些五颜六色的小圆点,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喜欢在亭子里玩,有的在看书,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玩猫捉老鼠。蘑菇亭的旁边有一株桂花,桂花的香味使人陶醉,小天井的东南便有一棵孝顺竹,一阵阵微风吹过,孝顺竹的叶子“沙沙”的响,好像竹子在唱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小池塘了,那里有两个用石头做成的仙鹤,它的翅膀展开、嘴巴张着,像是要准备起飞了,又像是在引吭高歌,小池塘旁还有一些假山,有的像驼峰,有的像影子,真有趣!还有几棵芭蕉树,每当下雨天,雨水打在芭蕉树叶上,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像是在奏响了美妙的乐曲!
校园的小天井真漂亮啊!
镇江实验学校三年级 尹家文
第3篇 忘不了,门旁的大树650字在我眼里,别人的童年似乎都充满了欢乐,而我的童年却充满了灰暗,陪伴我的只有家旁胡同里的大树。
这棵大树见证了我的一切,从我刚出生一直到现在。
还记得奶奶对我说过的话:梦梦,乖孙女,以后有难过的事,奶奶帮不了你的话,就去找那棵大树,那是你爸妈结婚时种的,能一直陪你,保佑你上大学的神树……
我知道奶奶是骗我的,在我眼中那棵树只是我的玩伴而已,虽然有时我会去诉苦,但更多的还是享受它给我带来的乐趣。
春天,树上开花了,家中就弥漫着一些淡淡的香味。布谷鸟飞到枝头在“布谷、布谷”地叫着;我和弟弟拿着悠悠球在树下的石阶上玩着,一旁的大胡同里人来人往,偶尔会有附近的孩子找我和弟弟一起玩;奶奶和爷爷在门市部上卖东西;家里有妈妈在看电视、做家务,外面有爸爸在工作、赚钱。
夏天,大树上枝繁叶茂,有蝉在不停的“知了,知了”,我跟弟弟在树荫下铺凉席睡觉,或找蝉壳,敲碎后扔进墨水瓶里,泡几天,然后丢进下水道里,有点恶作剧。
秋天,树叶从树干上飘落下来,我在树下捡树叶做书签,或送给同学当礼物。我总喜欢穿着长点的裙子在小胡同里跑来跑去,或者到老奶家去串门,打声招呼,然后拿点吃的和玩的东西就走人。
冬天,我穿着棉袄与邻居家的小孩在树下打雪仗、堆雪人,总是把雪扔到大树上,大叔的树枝很结实,砸好几次都不会断掉。
四岁时我拿石头在树干上面划了一道,是我当时的个子的高度,现在比我还高,看来不光我自己一个人在成长,大叔也从小树苗那时起跟我一起成长。
我忘不了那个小胡同,忘不了老奶家,更忘不了的是那棵与我一起成长了八年的大树。
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初二:阔海梦
第4篇 旁观的感想1200字
对于旁观者,很多人想到的应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许还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次,我想来说说自己对旁观的感想。
——题记
旁观,意味着处在这件正在发生的事情之外,无论结局是好是坏,对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什么改变和影响。这也正是作为旁观者为什么比当局者看得更透彻,也为什么更冷漠的原因。
很多时候都能看到报纸上出现“xx地有人落水数十人围观”抑或“xx地有人跳楼数十人围观”字样,却很少看到有多少人去救助落水或跳楼者的。记得前几天社会消息头版登了一条“为救落水女子五人下水三人丧生”,后来很多人议论起来都说那些救人的人死得很不值,至于原因,有的说他们想不到好方法,而还有的人觉得,为可能根本不认识的人丧失自己最宝贵的生命,不值得。
于是,我们看到,旁观其实也有很多种态度的。有的会介入这件事,最终由“旁观者”转为“当事人”,而更多的人,选择继续旁观,或走开,继续自己的生活。
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如何去做,也是我们所必须考虑的事情。旁观不是最恰当的方法,那么,怎样才是最好的呢?
当记者采访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们时,有一个问题是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跳入水中救人而不采取别的方法。被采访者脸上露出羞愧的笑:“我们也不清楚,当时只想着不能让人就这么死了,然后也没考虑太多……”而那些围观的人们则说道:“他们是一看到有人落水就跳下去了,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他们应该打电话报警就行了……”
当从前的旁观者变为当事人时,他们的情绪以及一切都会融入整件事情当中,而清醒需要的是冷静。所以,围观者所见的真实性远远高于当事人的所感。为什么当局者往往陷入局中,而旁观者常常纵观全局,我想原因也就是在这里。
很多人也正灵活运用了这一点。柯南道尔所着的《福尔摩斯侦探集》中人人熟知的福尔摩斯,便常以自己对案件的敏感和聪慧的大脑破译整个案情。在《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面对着墙上莫名其妙出现的血红“Pache”,他没有踏入这个案犯精心设计的陷阱中,而是跳出案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
“Pache?罪犯为什么要写下来这个单词呢?”
“肯定是想引起警方注意。”
……
于是,福尔摩斯没有费尽心思去查被害者的仇敌(德文Pache是复仇之意),而是从门外马车的痕迹,罪犯遗落下的戒指,剥丝抽茧,最终将罪犯抓捕归案。
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旁观者那样平和冷静的心态,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事情,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当一个旁观者,而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和解决;而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又要当一个旁观者,用旁观者的眼睛去透彻的看待一切。
当事者的责任心和旁观者的眼光,这两者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