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
第2篇 回望兰亭800字东晋,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但就是在这个乱世,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江南三月,天气晴朗,会稽山阴兰亭,四十二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他们目光有些迷离,面色泛红,身形微晃。他们,正在聚会。
众人有的举杯喝酒,有的轻声吟诗,还有的提笔记下这些诗作,好不悦快!
忽然,喧闹声渐渐静下来,大家一齐看向一位男子,他并不年轻,细看能发现几缕华发,他目光悠闲,嘴角带笑。他起身走向石桌,放下酒杯,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写道:“永和六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没有思索,没有迟疑,动作潇洒,一气呵成。等他停笔时,一篇惊羡佳作,横空出世!这就是《兰亭序》,而书写之人,正是“书圣”——王羲之。
我不善于欣赏艺术,但《兰亭序》却带给我一种震撼。
《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通篇给人以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的感觉,它用笔遒媚飘逸,字里行间反映出作者的洒脱超凡:它的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虽然有精心去安排字的形体,却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在《兰亭序》中,所有的字都是尽善尽美,好像多一分则太长,少一分则太短,无与伦比。
《兰亭序》在让我们感觉受到书法的最高境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品读了一篇佳作。它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掺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
《兰亭序》无论是站在书法的角度还是从内容来看,都能给我们无穷的惊喜和知识,它从骨子里渗透出的自由潇洒更让我为之动容。这一切使它登上书法界的巅峰,无作能匹。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宜昌外国语学校初二:王沐雪
第3篇 畅想“卧龙先生”800字神出鬼没之计,能战群儒之舌,你是历史上的圣人,蜀国被魏国所灭的结局,如何能掩饰你一生伟大的功绩。
--------题记
在三国军营里,有一个人对诸将说:"兵法云:虚虚实实,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言罢,就在大将耳边密密受计,结果魏并大败而归,能有这样的计策的人只有-------诸葛亮.
没有宦官的拜访;没有仆从的打扰;没有战况的报告;在安静的院子里,孔明抬头望者天,看者星空不知在思索着什么?是当初,刘备三顾的初出茅庐?是当初巧用天时的草船借箭?是不久前利用奇谋的智取汉中?还是昨日白帝城中的先帝遗诏?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六出七擒.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圣人,此时正用无助的双眸望着天空,希望老天能给你一些指示.
没有任何人知道.但天下人都知道这位"六出七擒.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前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的圣人,此时正用无助的双眸望着天空,希望老天能给你一些指示.
孔明纵然你有"鞠躬尽瘁,死而后以"的高风亮节,有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还有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但你不识贤愚,让马谡这样言过其实的人去收街亭这种军事重地,倒至了那次出兵失败,四五处城池被夺,你的功劳也毁于一旦,即使你有奇异本领又有何用.
孔明你为蜀过创建了美好江山,可惜你"出师未捷身先死,"五丈原你点起四十九盏明灯为了延长自己的生命,为了汉室的兴复,也为了报先帝的三顾之恩.可天亡你,天亡蜀国,让灯熄灭,让你不能延长生命,在五丈原前,这一颗巨星就这样陨落了,你的归天,使蜀国从此走向衰败,使兴汉的希望走向失望,使刘备的愿望落空.
悲哉!孔明,在定军山上安息吧!
第4篇 回望卧龙1200字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5篇 回望卧龙1200字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6篇 回望卧龙1200字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着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
第7篇 回望卧龙1200字写人作文:回望卧龙
在蓝点黯淡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了。
诸葛亮少时饱学,且才情肆恣,自恃才高八斗,性格张扬。他自二十七岁走出隆中辅佐刘备,五十四岁在五丈原病逝,恰好半生操劳。他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效忠蜀汉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折不扣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公忠体国的精神,“虽九死其犹未悔”,赢得了世世代代的广泛称颂。其实,他也并非完人。
其一,虑多决少。诸葛亮北伐,前后六次,五次进攻,一次防守。后以失败而告终,并非意外。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但又不能以强弱之势论成败。曹、孙、刘三方面最初都是以弱胜强、力挫群雄,力争得三分之势。诸葛亮北伐仍有一线的希望。这希望就在第一次出师,曹魏关中空虚,“朝野恐惧”,陇右三郡叛魏应亮。假若诸葛亮采纳魏延之策,第一次直指长安,一举奄有关中,则天下震动,中原人士旋踵而归,吴人拼力北进,强弱之势不是不可以易位的。只可惜诸葛亮过于谨慎,不敢用奇,丧失了这一取胜的机会。“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斯固悲哉!
其二,怀才而误人误己。诸葛亮误用马谡,迁就李平,就失知人之明和用人之明。魏延、杨仪不相能,诸葛亮未能调和。关羽骄恣,诸葛亮不能喻以大义;对于魏延,他不采用魏延的好计策,不让他参加行动,理由是魏延脑后有反骨。其实魏延真的很有才能,而且对蜀国绝无异心,后来却被诸葛亮逼得反蜀。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更重要的是,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在《出师表》中推荐的人才全都为追随他的荆土人士,大多为二流贤才,不能不说气度有些褊狭。对于人才缺乏的蜀国,此举更是雪上加霜。
再锋利的宝剑也会用钝,重剑往往无锋啊。
其三,文人价值的缺乏与错位。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文人——出生于名士之家,受到较好的人文熏陶,所以在乱世中并没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淡泊”、“宁静”,无论出山前后都没有称王称霸的志图。况且他还从水镜先生那里学得满腹经纶,对于天下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所谓旁观者清。既然就这么回事,便可以坐看天下纷争,推演消长之势,做出一个“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结论。
作为一个文人,诸葛亮的悟性是极高的。倘若他以这份悟性,去参悟天机,解读人伦,恐怕是可以与庄周同乐,共孔丘并圣,甚至为集大成者。然而他却偏要去学什么“经世改用”之学,可谓暴殄天物,舍本逐末。他偏要跑到刘备那里,将一番见识如此如此这番这番,去做了一个军师。他六次北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诸葛亮的后半生,心力交瘁,但他仍执著北伐,连年作战,劳师远征,消耗了国内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抱憾终生。这就证明了诸葛亮之才,“于治戒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肖之亚匹”,而“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他的此种行为都不符合他的文人理念,但他除此之外无路可走。他被“才”俘虏了,成为一个“才”的载体,而失去了文人自身。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拥有相当的才学,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有的人便把施展才华作为目的,渐渐失去自我,为才所误。
把与世无争诠释为逐鹿群雄,一开始就注定了以落尘为归宿;背弃了与青山绿水的约定就注定了在硝烟和溅血中殒身;算尽了星辰,竟忘却了自己仍是误入尘世的沙弥。
马蹄已远去,而今只有这卧龙冢依然年轻。你,寂寞吗?你,后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