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怎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是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还别人心理自由
马老师:
您好!我因一个问题而苦恼,想请教您。我在初中时就有一个不在同班的好朋友。上高中后,我们不仅在一所学校,而且很幸运地又分到一个班。然而,随着空间距离的接近,我感到我们心灵的距离却日渐遥远。比如,他对什么事情都要争个输赢,有些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明里暗里地提醒过他几回,可他就是不听,并且,有时候他还骗人。逐渐地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了,就连他说话的语气我都反感,以至一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我就觉得很烦。
马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消除我和他之间的鸿沟?
您没见过面的学生 小李
小李同学:
你好!你的苦恼是因为你在人际交往上走进了一个小小的误区。你和好朋友的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心理距离,使“人际气泡”受到“拥挤”的感觉。
什么是人际气泡的拥挤?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可是,物极必反。人际交往中距离太小了,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叫做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了不能满足彼此人际气泡的要求,人虽然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先感到拥挤了。人际气泡的拥挤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一方面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所以人际交往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怎样调控彼此的心理距离的问题。
由于你没有调整好你们的心理距离,不恰当地把你们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你才感到对方让你有许多的不满意。就是说,你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言行举止,不一定就是人家有什么不对,可能只是彼此的个性的不同,对方的言行与你的个性不大吻合。你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就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必不可免这样一个事实,而想完全让对方按你的个人好恶来说话做事。而对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样呢?多好的朋友相互间也需要自己独享的心理自由呀!你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你感到了痛苦。
你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马老师的建议是保持心理距离。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你听说过“求大同存小异”这句话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应该给对方充分的独立的心理空间,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个性,让对方拥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常常不是简单的可以论出是非对错的,更多的是个性不同的表现。
即使是存在是非对错的事,也应该宽容别人,不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过分地挑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谁都需要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不错,假如的确是对方错了,好友之间是可以相互批评帮助的。但是,这不等于强制别人一定听你的。
总之,人际交往应该彼此保持心理距离,给别人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如此,你和好友之间也就无所谓“鸿沟”,你也就不再感到苦恼了。
马老师
公园里很安静,有人静静的钓鱼,有人散步。在这个江南的江城里连说话都不有自主放软,更何况脚步。花了很长时间研究秋千上飞的感觉:闭上眼睛仰着头,在空气里释放,慢慢被融化。睁眼的刹那很目眩,天空湛蓝,夹着白云,像快馅饼。别问我为什么有这个比喻,或者只是因为现在我饿了,或者当时,我喝着最爱的绿茶,觉得还应该有些别的。南方的天气显热,如果不是风拂过面颊,额上那些细碎的汗珠很容易让人揣测已是忽而今夏。夏至江南,但,我一直都是在江南的,这个有着许多许多水,许多许多美女的地方。可惜我不是。今天是04年第一次穿裙子,白色衬衫,白袜子,白球鞋,牛仔裙,及膝的长度。太久不曾穿的缘故,今早去上课时,她们哇的大叫一声,然后称赞。习性性的脸红,不知该如何应答。还是应付不来别人的称赞,只是很绅士的说thankyou。之后呢?不知道。这个问题笨苯是回答不了的啦。某些自恋的呆呆或者可以。
和lr恬静怡然的把恁大一个公园用自己的脚掌丈量了一圈,不是陶醉,只是欣赏一种简单的暖然。昨夜当我瑟缩在阳台上,感叹春寒料峭时,多希望太阳宝贝能早一点再早一点出来。午夜时分,有人家的地方,躲进温馨晕黄的灯下,共享晚餐,喝过晚茶,嬉闹着看完电视,等待安眠。有时越是简单越是不可得。马路永远在忙碌着,我一直都知道。也还能记起曾经的我是怎样欢喜地等待凌晨,做完作业端着绿茶,懒散的看月亮。然后举茶邀月共饮。可是,就在过去的不久前的日子里,我是那样害怕忙碌又寂寂无声的夜晚,仿佛能够吞噬所有沉湎的人。
来往的车流,远处火车的轰鸣,消失在尽头的路灯,有着星星部落却见不着月亮的天空。昨夜,一切都离我那么遥远。就是这样一个夜晚啊,04年4月15号的夜晚呀,我终于能够狠心的让自己绝望。“祝福你,好好的对一个人好。再见了。我们,永远都不要再联系了。”匆匆忙忙先挂了电话,不给别人机会拒绝或者解释,其实是怕自己不够决绝而反悔。这刻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确不够大气,旧情人做不得朋友。那人过的不好,我不开心,他和别人过的很好了,我同样会难过。伤心到了尽头,在永无止境的情绪里挣扎太辛苦,只好狠心决然,或许还有重生的机会。
穿着睡衣,寒冷侵入了肺腑。一切都太遥远,让我忘记走过的路,看过的景,遇过的人。只有那刻的寒冷那样真实的存在着。好想一个人拥着我,告诉我:“宝贝别怕,还有我呢。喏,我给你温暖。”没有人是永远在的,可是,有一样东西直到我们每个人生命的终结仍会存在:阳光。要给猪足够的阳光,否则猪也会忧郁的。“你的忧郁自我都已经在心里扎根,成了一种叫做“习惯”的东西。你,也不是一个轻易变自己的人。”那封9k的信,我看了5遍。我真的是这样一个人么?那样的震惊,以至完全不能冷静。深呼吸,眼睛还是湿润了。自己的脑力已经不够,迫切的想从别人那里得出一些验证的结论,结果,却只是给一个人发了短信,半天没回音,原来某人已经在与周公约会了。……
好象我又犯了老毛病,一在阳光下就容易迷离。世界很大,要关心的东西很多,独独不能太过关心自己的情绪,这大概就是别人谓我之自我的来由。但从来不曾想过要成为别人的困扰。我们都很远,近在咫尺的朋友,以及远在天边的他,我都放你们自由。我本以为我们是那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的拥抱与搀扶,我们才能够飞翔。我似乎忘记大家都在运动,不似我,心一直在原地,告诉别人:“别怕,我一直都在,一直都在那个地方。”学会了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看书,一个人走路,一个人上课。这样的日子将一个人继续。那么,就在这样一个春天,我们放彼此自由,往天涯的尽头单飞。但愿那些人,有伴的不疏离,孤单的不寂寞。我疏离寂寞,但我唯一希望的就是温暖。就像今天阳光给我的暖然。幸好,夏天不再遥远幸好,我已经不会在对别人有希望幸好,我是个健康的人,我可以追着公车猛跑一气幸好,今天还有个朋友陪着我散步幸好,我还有机会荡着秋千听风的声音,它不亚于任何一种音乐幸好,我还有可以关心的亲人并对我不离不弃,虽然寡言却一直是港湾的家。学会感恩生活,这样,无论年轻还是苍老的时候,都是姿态优雅,让别人暖然于心。这样,未尝不好。何必那样至性至情,拼尽全力,奋不顾身去爱呢。放松点,淡然些,给别人自由。
第3篇 自由的心1500字一些事
喜欢的一些事,舍不下一份心情,终是无法抵达的心绪。我所忘记的,有一刻沉寂在平静,没有一丝波澜。
他们说,灵魂触及不到的地方,是不能够轻缓而上的忧伤。也许是有些许热烈的感情,也有一些莫名泛起的伤感。在心无法抵达的旅途中,独自去品味。突然间,想起了漫天飞扬的雪,和撒哈拉边缘的雨,我总是期盼有一抹艳丽的色彩出现在那里的天,为旅途的行者们,指引一条安宁的道路。一段段,一条条,彼此温暖的光感恩于心。
行者们会不时的回首张望,那游离在时间的两端,陌生青涩的似曾相识的面孔吗?在这座城市迷离的夜,这片角落落下的灰,这叶片诉说的诗的里……我们,到底在寻找着什么?生命里的那盏灯,也在等待,等待它的主人,亲手为自己而点亮。一些事,终不可说。一些心情,终为抵达,静谧的沉醉。
心
佛说:“谁能够参透,这世上的一切。笑过,哭过,都未留痕。”也许这仅仅是一种尘世的孤独吧。我宁愿相信,一直默记于心的感动,无法释怀。尘世的繁华与它背后的孤独,本来就是众生无可逃脱的一环,环环相扣。
有茫茫黑夜,当然也会存在满眼的寂白。关键是你怎么看,它就这么真实的存在于万物。孤独也自有它的热闹,繁华也自有它不为人知的冷漠。内心的沉醉,亦是一种热切的孤寂。只有经历了完整,才越感到深刻,完美的流动,营造着我们周围以及内心世界。
也许,越来越被束缚住的,只有我们日益蜷缩的心吧。要耐得住寂寞,并享受那独有的一份孤独,会有更热切的期望于心底,双手合十,做一个虔诚的姿势,相信,不馁。
信
有人说到了信仰。我一愣神。眼前是空旷的天际,展翅翱翔的鹰,划过碧蓝如洗的天,和那半生不熟的苍翠。高耸入云的雪山,和那敬畏的神。印象中,纳木错,大昭寺,布达拉宫前的钟声,都是那么的清晰异常。朝圣的路注定艰辛,朝拜者的信念必定虔诚。公路,汽车,牛车,徒步……所有的现代与古老的荟萃,让这段朝圣之路风景宜人。佛在俯视众生时看到的,是众生仰望雪山时最虔诚的悲悯。信仰的方式有很多,心里有,存于感动,闪现于赤城。
在或者,于平常的生活。一张纸,几行字,一句关切的问候,因此而靠近,并不觉尴尬,缘于共同留存与心的感恩。将纸,缀上信仰虔诚,相通,便是一次重逢,回归于另一站。
心中时刻有一个字:“信!”不变不再感到遥远。
光影,原色
时光与影像,共同剪辑拼凑着生活流动的过程。我们因此记录在了一份深刻,一份不易察觉的温存。时刻都在成长,时刻都在老去,这必定与光影交织一起,构成一幅画,供时间仔细的玩味。生命不就是一部意味隽永的电影吗?画面的层次感由浅入深,又由动入静,又静而升。也许最终归于黑白之际,也了无牵挂,毕竟那最绚烂丰富的色彩,曾经展现的年轮转动的画面里,是最完美的一瞬。
流年的在黑白的光影中缱卷交揉,定格为生命里完美的永恒。这世界,时不时的会被莫测为单色:“黑,白。”
自由,执着
许巍,一个有着诗意灵魂的歌者。他的音乐,他的歌声蕴含着生命里所有的激情与温暖。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爱上许巍和他的歌的,只记得当他的歌声伴随着一种浓烈又低沉的思绪倾泻在空气中时,自己的心被深深的打动。喜欢他那饱含激情又略带沧桑的声音,亲切而感伤,温暖亦冰冷。他在用音乐,用他的全部,来谱写生活的诗。歌声可以把一切都抛到一边,紧紧的涌入你内心深处。
生活所有的微妙都蕴于这份执着的音乐里,又飘逸的挥洒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生活原色。我想,许巍做到了。
坐看云起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听沧桑变化……
第4篇 还别人心理自由1200字马老师:
您好!我因一个问题而苦恼,想请教您。我在初中时就有一个不在同班的好朋友。上高中后,我们不仅在一所学校,而且很幸运地又分到一个班。然而,随着空间距离的接近,我感到我们心灵的距离却日渐遥远。比如,他对什么事情都要争个输赢,有些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明里暗里地提醒过他几回,可他就是不听,并且,有时候他还骗人。逐渐地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了,就连他说话的语气我都反感,以至一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我就觉得很烦。
马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消除我和他之间的鸿沟?
您没见过面的学生小李
小李同学:
你好!你的苦恼是因为你在人际交往上走进了一个小小的误区。你和好朋友的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心理距离,使"人际气泡"受到"拥挤"的感觉。
什么是人际气泡的拥挤?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可是,物极必反。人际交往中距离太小了,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叫做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了不能满足彼此人际气泡的要求,人虽然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先感到拥挤了。人际气泡的拥挤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一方面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所以人际交往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怎样调控彼此的心理距离的问题。
由于你没有调整好你们的心理距离,不恰当地把你们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你才感到对方让你有许多的不满意。就是说,你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言行举止,不一定就是人家有什么不对,可能只是彼此的个性的不同,对方的言行与你的个性不大吻合。你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就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必不可免这样一个事实,而想完全让对方按你的个人好恶来说话做事。而对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样呢?多好的朋友相互间也需要自己独享的心理自由呀!你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你感到了痛苦。
你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马老师的建议是保持心理距离。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你听说过"求大同存小异"这句话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应该给对方充分的独立的心理空间,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个性,让对方拥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常常不是简单的可以论出是非对错的,更多的是个性不同的表现。
即使是存在是非对错的事,也应该宽容别人,不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过分地挑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谁都需要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不错,假如的确是对方错了,好友之间是可以相互批评帮助的。但是,这不等于强制别人一定听你的。
总之,人际交往应该彼此保持心理距离,给别人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如此,你和好友之间也就无所谓"鸿沟",你也就不再感到苦恼了。
马老师
第5篇 心理自由1200字马老师:
您好!我因一个问题而苦恼,想请教您。我在初中时就有一个不在同班的好朋友。上高中后,我们不仅在一所学校,而且很幸运地又分到一个班。然而,随着空间距离的接近,我感到我们心灵的距离却日渐遥远。比如,他对什么事情都要争个输赢,有些事情明明是他错了,但他就是不承认。我明里暗里地提醒过他几回,可他就是不听,并且,有时候他还骗人。逐渐地我对他越来越反感了,就连他说话的语气我都反感,以至一听到他说话的声音,我就觉得很烦。
马老师,您说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消除我和他之间的鸿沟?
您没见过面的学生小李
小李同学:
你好!你的苦恼是因为你在人际交往上走进了一个小小的误区。你和好朋友的空间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感觉,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心理距离,使“人际气泡”受到“拥挤”的感觉。
什么是人际气泡的拥挤?
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从这个角度说,两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可是,物极必反。人际交往中距离太小了,也会令人不舒服。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占一定的空间,叫做人际空间。由于这个空间像一个大气泡包围着一个人,因此有的心理学家就形象地称之为“人际气泡”。距离太近了不能满足彼此人际气泡的要求,人虽然没有挤在一起,人际气泡先感到拥挤了。人际气泡的拥挤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一方面需要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独享的心理空间。所以人际交往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怎样调控彼此的心理距离的问题。
由于你没有调整好你们的心理距离,不恰当地把你们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你才感到对方让你有许多的不满意。就是说,你看不惯对方的某些言行举止,不一定就是人家有什么不对,可能只是彼此的个性的不同,对方的言行与你的个性不大吻合。你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就忽略了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必不可免这样一个事实,而想完全让对方按你的个人好恶来说话做事。而对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样呢?多好的朋友相互间也需要自己独享的心理自由呀!你忽略了这一点,于是,你感到了痛苦。
你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马老师的建议是保持心理距离。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不论关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对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是很微妙的,拉开一点距离,一来可以使彼此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来可以使彼此感到对方更美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你听说过“求大同存小异”这句话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上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应该给对方充分的独立的心理空间,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个性,让对方拥有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常常不是简单的可以论出是非对错的,更多的是个性不同的表现。
即使是存在是非对错的事,也应该宽容别人,不必要对别人的言行举止过分地挑剔。因为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谁都需要一个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不错,假如的确是对方错了,好友之间是可以相互批评帮助的。但是,这不等于强制别人一定听你的。
总之,人际交往应该彼此保持心理距离,给别人足够的心理自由度。如此,你和好友之间也就无所谓“鸿沟”,你也就不再感到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