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曾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开始是死亡的开始,生命的结束却是重生的轮回。我们活着一秒,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向死亡迈进一秒。生与死,无法逃避,无法拒绝。面对生,人们总是充满了希望;面对死,恐惧会占据我们的内心
《入殓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场关于生与死的故事。做为大提琴手的小林大悟所在的交响乐团解散之后,不得不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入殓师。期间事态的变化,小林心态的变化,也让影片的主旨渐渐清晰。
若要用音乐来诠释生命,大提琴无疑是最好的乐器。电影要请来着名的NewAge作曲大师久石让为此片配乐。
。这部电影延续了久石让以往唯美、简朴、纯净的音乐风格,可听性极强,即使没有看过影片也会深受感动。大提琴深沉,极具感染力,复杂却带着质朴,用它诠释生命这一复杂而又简单的概念,是最为贴切的。因此,久石让在配乐时就以大提琴为主奏乐器,贯穿全剧。而大提琴手就成为了主人公原来的职业。
电影前半段都透着一种悲伤哀沉的情绪。色调也多是灰,白,黑,棕色,营造了一份失落、伤感的气氛。钢琴在低音区不断重复,则代表了男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在妻子询问自己事业时,音乐变化的烘托,更将小林内心深处的紧张和怕别人看穿时的惶恐、犹豫刻画了出来。
久石让没有简简单单地只呈现这一首名为Momery的大提琴演奏曲,而是通过转调的方式连接上了电影主题音乐Okuribito,全曲一气呵成。单听这一曲,就好似经历了整个生命的旅程。
这曲子第一次出现是在小林在参加完第一个入殓仪式后。漫漫长夜,辗转难眠,白天的经历在眼前挥之不去,它拉起了儿时的大提琴,同时出现的还有那块寓意深刻的石头。深情款款的琴声,悠长深远的旋律,打开了沉寂已久的记忆。小林本是恨父亲当初抛下他和母亲,可却在亲自见证了一次生离死别之后,他拉起了父亲最爱的曲子。随着音乐的深入,画面中出现了小林儿时练琴的场景,河边寻石,母亲的笑容,父亲模糊的脸……这些都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圣诞节的那段音乐,可以说将电影第一次推向了高潮。旋律如丝如缕地述说,将三个有故事的人都带入了各自的思绪中。之后,主题音乐又再一次加入,镜头不停地切换着小林各种忙碌的工作场景,有笑声,有哭泣,同时,也暗示随着小林对自己工作的不断深入,更理解了入殓师这个职业对于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的重要性。
石头在电影中包含着父与子的亲情隐喻,那是在小林记忆里唯一可以触摸到的关于父亲真实的存在。父亲留给他的大石头,后来他又送给妻子的小石头,都说明在内心深处小林一直对父亲是有所牵挂的,也似乎意味着最后时刻他对父亲的原谅。父亲死后,小林来到父亲身边。看到这儿,我本以为那一箱箱小林父亲的遗物全是小林父亲在离开这么多年间想给小林的石头。然而最终当小林为父亲做入殓仪式时,从父亲手中紧握的那颗当年小林给他的小石子滑落,这一个镜头,着一颗石子,就足够体现父亲对小林的爱有多深。此处也是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
小林心头一震,音乐再次适时响起,犹如父子二人超越时空无言的对话,将影片带入了另一个境界。这时,一切都不再重要,唯有爱是永恒。之后,记忆中父亲模糊的脸的脸渐渐清晰明朗,音乐退去后,一切怨恨已不复存在。
影片结束,小林在一片草地上拉奏着大提琴。影片色调也变得明丽轻快,从白雪皑皑的场景转换到了春意盎然中。曲子的下段也完全显现了出来,音色的转化也带着情绪的转变,形成了一个高潮段落。这是象征着一段美好的旅程,不仅通往天国,也延续着生命的意义。像画面中的草一样,冬日的枯竭,却是为了春天的新生。死亡不是离别,逝去也不是终结。吃时的情绪已不同于之前的哀怨低沉,悲伤凝重,而是有着不断前进的推动力,影片在此时已不再是简单地阐述如何面对死亡,而是对未来的畅想。音落,结尾处轻缓。那是将一切看开,迎接未来的暗喻。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没有哭,我却觉得那会死一种失败。只有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的人,才会与失去亲人的人感同身受,才会同他们一样悲伤,一同落泪。大概是因为我还没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自己没法理解那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吧。
写这篇文章不是说我已对生命十分了解了。而是在看过这部电影后,自己对生命有了一份思考。生与死是一种在自然,也是一种必然,无法改变。然而,请记住,在生于死之间还有一段旅程,叫做生活。这段旅程美丽与否,精彩与否,都看你的选择。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实验中学初二:zry478666887
第2篇 生死之间700字古时候,有一位乡下的学子,读书很勤奋好学,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矛,被当地称为“秀才”。在上京考试时,由于他写的应考作文是揭露当时的黑暗现实;反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呼吁民众起来争取民主、自由;废除君主立宪制;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不幸这样的文章得不到考官的欢心,被定为0分作文,他因而名落孙山了。令人可笑的是,同村有一位懒惰厌学的“庸才”与“秀才”一起上京考试,反而金榜提名。
一时间,“秀才”接受不了这个打击,同时又受到“庸才”的耻笑,村里的算命先生又趁机出来鼓吹谬论:十分勤不如一分命。说“庸才”的命比“秀才”的命好,还说“庸才”的命戴贵而“秀才”的命不戴贵,云云。“秀才”觉得无脸再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在他找到一根绳子,准备在一棵大树下上吊时,村里一位老者刚巧路过,上前劝他说:“你知道吗?以前我们村里曾经有一个人,就是用这根绳子了结自己的生命。”接着老者又指着村里的那口井说:“也曾经有一个人掉下了井里,我们同样用这根绳子,把他从井里拉了上来,挽救了他的生命。”
“同是一根绳子,既可以救命,也可以夺命。生与死,都是这根绳子,都在生死之间,却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老者继续说:“人生路上,免不了有低谷。或许这根绳能拉你走出低俗呢。”
于是,就在生死之间,他选择了生,打消了死的念头,决心从人生的低俗中走出,珍惜宝贵年轻的富有才华的生命。
“庸才”后来虽然是当了大臣,但终因贪赃枉法而被革了职,成了阶下囚。
“秀才”终于被起用,由于他为政清廉,秉公执法,成为新一代的执政者。
广东肇庆中学高三:植颖
第3篇 关于生死900字生死像什么……
当你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时,便是生;
当你从别人的眼泪中结束时,便是死。
生死不过尔尔,三两滴泪水就是它们最好的证明。
——题记
生死如弦,琴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是何等的豪壮,在秦殿上的追逐又是何等的悲壮,高渐离在秦殿上的弹奏令人多么振奋。甚至直到死的那一刻,他也不后悔,因为他崇信“士为知己者死”这一脍炙人口的箴言,故而在生与死之间,为了友情,他选择了死,他不在乎。在他看来,有一种东西比生死更重要,那便是友情,为了友情,生死又算什么?“生”在他看来已不再重要,而“义”他却无法割舍,在此时,生死不过是他手上的一根琴弦罢了,凡当弹奏之时,必定会有激昂的乐曲,传唱在天山高原,这,便是生;倘若无人弹奏时,虽静止不动,却依然留有千古名乐,流传千古,便是身死魂存。
生死犹线,棉线
敌人的枪口对准了马本斋母亲的头,逼迫她给儿子写劝降书,年迈的马母看了看敌人,她笑了,那么坦然,那么从容,愤怒的她指着敌人大骂,她绝不会写什么劝降书,在他眼中,儿子是人民的儿子,革命是国家的革命,为了人民,为了革命,她自己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为了亲情,她选择了死,她不悔。在她眼里,生死不过是她缝衣时手中那细细的棉线,线被不停的穿插,缠绕在一起,这期间就是生,当衣服完成时,剪刀在线的结头轻轻一划,它的生命便是结束了。但它又以一件衣服的生命而长久的保存下来了,不是吗?
生死像簪,发簪
长亭一别,不知何日能相逢。重逢在祝英台和梁山伯之间是一个未知数,或许这个日子永远不可能到来,但他们都用心期盼着这个渺茫的希望能够实现。当喜悦的喇叭声吹响,当别人替英台换上红色嫁衣的那一刹那,英台知道那是自己要出嫁了,而新郎却不是梁山伯,英台没有哭,没有闹,她坚强地走了出来。化蝶,在丛中翩飞,同时让她的人生结束,然而她不悔,她以为这是她为她的爱情划上的最唯美的句号。在她眼里,生死不过是她头上的一根发簪,喜欢的时候戴上,生命的舞台郇丽多姿,大发光彩,被时间冲刷后,生命结束了,却给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细心的你若用小眼看待生死,它已不再雄壮,它只不过是一根琴弦,一根棉线,一根发簪。何足惧矣!
第4篇 求佛——关于生死600字突然发觉生命好苦好心痛,于是我便跑去问佛:“请问死在你眼中算什么呢?”
佛跟我兜了一个圈子:闭上眼睛,假设你是一个着名于世的风云人物。在你活着的时间里,舆论像盘旋在你头顶的乌鸦时时将你围绕,压的你甚至窒息;在死后逃脱他们,独自在西方极乐世界逍遥游,岂不快哉?或者你还有遗憾,因为曾经的光辉历史和骄傲时刻会一去不复返,更无法感受你的痴迷者的狂热……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你终究不是梦中那个名声赫赫的人,所以THE SUPERSTAR的生死与你无关,也自然不必担心了,哈哈。“那么请你再设想自己是一个有些名气,不过是臭名远扬的人罢!生前的你一再遭人笔伐,过着如‘老鼠过街’般的生活。突然,你的生命终止了,对于你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因为从那一刻起你将永远脱离炼狱斯的生活,你的灵魂将被彻底解脱了。也许你又要担心十八层地狱的‘款待’,哈哈,那么请不要害怕,因为有叫做爱的第十九层地狱在等待着你。所以,死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呀!”
我补充了一句:“但我既非大善也非大恶之人,我只是一个平凡如水的人,无须以死来逃难!”
佛大笑起来:“哈哈哈哈……一个平凡如水的人,会被时间的潮水冲淡一切的。在和时间的马拉松赛跑中,不会有人知晓曾经有个你在人间走一遭(可以说,你未曾生过),更不会有人铭记某年某月你的逝去。既然你未曾生,何谈死?”
一语惊醒梦中人。
第5篇 《入殓师》观后感1200字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瓦问高三:姜军君
第6篇 《入殓师》观后感1200字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初一:华盈馨
第7篇 关于高三 关于最近的900字最近心里真的很烦,烦躁的一塌糊涂。还有50多天就要高考了,说句实话,我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上专科还得勉强凑合才行。以前真的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的成绩会差到如此,做差生的感觉还真的是不爽。高考完后我不打算上了,想找份工作,就这样先慢慢的一点一点来。我哥和我姐们都告诉我说现在找份工作真的很难,没有本科学历根本是连想都不用想。听了他们的话我新里总是发慌,有种“上天无梯,下地无门”的感觉,该怎么办呢?难道要再去复习?我想这是不可能的,打死我也不会去的,高三就已经让我受不了了,跟别说高四了。现在唯一让我感到不安的就是我父母了,父母一直都期望着我能考上大学。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尖子生”,是一个以“北大”为奋斗目标的尖子生,他们期望着我考上名牌大学替他们争争光。以前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拿学习当游戏,“我是尖子生嘛!”但是,或许是,或许是我骄傲了,初中时成绩一落千丈,但一直都没重视起来,直到一摸成绩出来后才着急了,猛学了一段时间,但也没什么起色。中考成绩出来后,为了一个在我心中十分重要的人,毅然放弃了父母和老师在复习一年的建议,来到现在所呆的学校。刚来不到一个月便被学校“绝对的,肯定的,超真实的本一升学率”和“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的本二上线率”吓了一跳,并且信誓旦旦的对天发誓我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今学校那棵槐树上的誓言仍在,可是信心却荡然无存。时间真的可以消磨一个人,改变一个人。
昨天回家,忽然的就发现父亲的头上有了白发,鼻子里一阵酸痛,一下子就感觉到父亲老了,心里不由的一阵不安,我怎么办?父亲为了我们操劳了那么的多,正当壮年的他们去老了,我门都还没有真正的步入社会,还什么都没学会,我们是否真的长大了?夜里去厕所,听到西屋父亲对母亲说:小通上大学的前还没动咱就把房子盖好了。听着父亲开心的笑,我在也忍不住,多在被子里哭了一夜。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上大学,是不是我们从来没有交流过,他不知道我内心的想法而默认为我能考上大学或者是我很想上?我想对他们说我不想上了,可是我没有勇气。我害怕看到他们失望,甚至是绝望的眼神。突然地感觉到我真的很不争气,很没有骨气。
写不下去了,以后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