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认真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后,使我对教学反思有了深刻的认识,
书中详细阐述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师的教学就会仅仅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工作,教师像工人,学生像产品千篇一律地生产出毫无创新的产品。所以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主动反思、勤于反思,并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长处,修改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能。
我从事的是音乐教学,我认为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等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教学反思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学工作者!
第2篇 读《爱的教育》有感450字从小到大,我已经读了不少书了,比如《格林童话》、《中国神话故事》、《365夜成语故事》等。但是印象最深的,就要属《爱的教育》这本书了。
《爱的教育》是一部风靡全球、脍炙人口的佳作,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花了近十年时间才完成的。小说通过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全书共100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记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爱的教育》一书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或者是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或者是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文中众多的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有知错就改的安利科,有珍惜友谊的莱蒂,有高尚的卡隆,有待人友好的代洛西,有废寝忘食的泼来可西,有舍己为人的洛贝蒂……通过文字,我仿佛感觉到这些人就在我的身边。
《爱的教育》让我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爱;让我懂得了我们不能嘲笑他人,而应该尊重他人;让我懂得了坚强、乐观;让我懂得了如何真诚地与人相处……
感谢《爱的教育》,感谢这生动的一课!
第3篇 读《小音乐家扬科》有感550字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一课。文章描写了酷爱音乐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后含冤死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无比憎恨之情。读完文章,掩卷沉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看自己,想想扬科,我们俩的生活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由于扬科的母亲是个短工,扬科八岁就做了牧童。扬科酷爱音乐,尤其喜爱小提琴那美妙的声音。他多想拥有一把小提琴呀!可是,他家太穷,买不起,好用树皮和马鬃做了一把声音很小很小的小提琴。他曾经有这样一个想法:“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真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可见,他对音乐痴迷的程度。最后,扬科下定决心要去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可是,他被逮个正着。管家让更夫狠狠地打了扬科一顿,第三天,他死去了。和扬科的悲惨命运比起来,我就幸福的太多了。我也非常喜爱音乐,并且拥有一架卡西欧电子琴。那是爸爸妈妈花三千多元钱买的,我十分爱惜它。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更加爱护它了,因为扬科连摸一摸小提琴的机会都没有,而我天天都能用它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除此以外,爸爸妈妈还给我做可口的饭菜,买漂亮的衣裳,让我健健康康、漂漂亮亮……。而扬科那么瘦弱,肯定吃不饱、穿不暖。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真是太幸运了。我真希望扬科能生活在我们这个年代,要是这样的话,我一定让爸爸妈妈给他买最好的小提琴。
第4篇 读《反思中国教育》有感600字中国教育的近况和的出路或者说今后的改革方向是什么,这一直是在教育第一线工作者时常思考与探究的课题。这个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反思中国教育》这本书,它以平实的文字,活跃的思想,开阔的视野,深刻的体会,说出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中碰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建议与解决的方法,对我触动很深。
我认为《反思中国教育》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不在它能指明一条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不在它提供了什么点石成金的教学良方,甚至不在它痛切而焦虑的呼唤,不在它来自基层案例的鲜活,而在于,它提出了关系着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真问题。
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这十几年,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思考的很少很少。很少想过专家说的思想、办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批判。没有想过,也想不出,我自己到底是怎样做的。没有勤于思考的习惯,也就没有思考的能力。我看不清自己走过的路和正走着的路,只是盲目前行。课题研究,也是这样。不知道为什么要研究,也要做。其实教育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可能不是一线老师反思就能解决的,但是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不想反思中国的教育,可我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涯。
我现在刚上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对于刚刚入学的孩子,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课呢?我想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就必须打破以往语文教学的旧模式,彻底摒弃繁琐的分析,空洞的说教,代之以引导学生多读感悟,使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从而做好起步阶段的阅读课训练。
第5篇 读《爱的教育》有感800字几年前,《爱的教育》就已经闯进我的视线,但今年的暑假,我又重温了一下亚米契斯陛下动人生辉的日记。——题记
爱,字典第3页上清楚地写着:喜爱,对人或事物有深挚的感情;教育,词典640页清清楚楚的解释着: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爱的教育得用人世间的父爱、母爱、师爱、友爱教育着我们,带领我们成长来诠释。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着特点,每个人都具有高尚节操。
老师,他是如此地喜欢每一个学生,虽然看上去凶狠,可却慈祥和蔼;他是如此地宽容每一个学生,即使学生们多有冒犯,他也只是一笑了之;他是如此热爱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的年纪,可上起课来却生龙活虎……
父亲,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好父亲,他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见小铁匠喜欢儿子的小火车就让儿子主动送给他;怕驼背的奈利看见那张挂在餐厅里的驼背小丑利哥莱托的画像会难受、自卑,就把那张画收了起来;看马戏团的小丑——一个小孩为马戏团生意不好而不开心十分可怜,就请朋友画了张小丑的肖像画,自己又写了一篇关于小丑才能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给马戏团招揽来生意,还不让人感谢他,不求回报……
卡罗内,他充满着正义感,是上帝派来拯救弱小人民的天使,他帮助断臂的克罗西,帮助驼背的奈利,帮助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他是班上的英雄,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的高贵品质,让他获得了一段段真挚的友谊。
德罗西,班里的的第一名,可他并不因此而骄傲,很谦虚,对于别人的嫉妒,他不会去报复,而是用热忱的心去感化他们。
克罗西,家里很穷,但志气不穷!他热爱学习,努力、刻苦地学习,但因为他是一个残疾人,少了一只手臂,并且和卖野菜的妈妈相依为命,,同学们常常嘲笑他,幸好有卡罗内保护她,同学们才收敛了一点。
主人公“我”恩里科,是个善良的孩子,和父亲一样善解人意。
日记无处不在体现着作者对穷苦人民深切的同情和深沉的关爱,让人为之感动……
博陆中心小学要升临平树兰实验学校六年级:盛丹莉
第6篇 读《爱的教育》有感800字当我第一次接触这本《爱的教育》时,这个题目立刻让我感到很没趣,只是片面地认为:这本书只不过是用爱来教育我们罢了。但是当我翻开了书,初次看见有人写小说竟然是以日记的格式记载的,这让我觉得很新颖,眼前一亮,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起先的想法是多么愚蠢。此书以安利柯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并用日记体记载了发生在学校、家里以及其他场所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体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字里行间还包含了许多伟大的爱,有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同学们的爱,同学的友爱、相互之间的关爱,还有对祖国那神圣的爱。尽管这些爱并不那么的惊天动地,但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整部小说的中心紧紧扣着爱这个重点,因为他们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但是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在《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实是这样而又不仅仅是这些。我觉得“爱”是不会有明确的代表物的,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有着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读《爱的教育》,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闪闪泪花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从古到今,有着无数个有关爱的真情故事,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但它终究是无私的、纯洁的。爱在空气中融合,成了无形的透明物,有着酸甜苦辣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不管你身边的人是批评你,还是关心你,这都是爱!不论你是回报还是本能,同样要学会关爱他人。这本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坚信,只要人人彼此关爱,奉献出一点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爱的气息!啊!爱,伟大的爱!
富阳市富春第四小学五年级:卢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