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考试院昨日公布《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试卷特点评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悉数入题,数理化命题呈现出强烈的“跳出题海战术”导向。
语文
关注考生阅历和心理
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适当增加选择题,通过分级评分选择题来区分考生间的差异,完善选拔功能。
作文题“我眼中的色彩”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征,特别关注考生的阅历和心理特点。作文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学会多元视野关注社会,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体验。
数学
考察知识的日常运用
今年数学卷遵循“注重基础、体现新意、适度区分”的命题设计思路,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等方面尽量与前几年保持大体相同,而常规计算题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性计算,取消繁琐计算。
同时,为考查考生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试卷增加了识图、画图、读图等,既增加直观性,又提高了试题的内涵,提高考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逐步摆脱题海模仿、机械化训练的不良惯性。
英语
地震跨海大桥成考题
今年的英语试卷兼顾了上海市现有的三套英语教材,紧扣课程标准。试卷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中出现了诸如杭州湾跨海大桥、灾区重建、禁止使用塑料袋加强环保等内容,体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
理化
引导学生跳出题海
今年继续采用“理化合卷”的形式,物理、化学均以“一卷两分叉”的方式,来体现一期教材与二期教材的差异,题型、题量稳定。
物理试卷的总体难度力求与考生的实际相符,注重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部分试题设有一定的难度。
化学试卷呈现的形式有新意,体现了引导减负的意图,如让学生完成教学要求中的最基本的实验报告,考查了学生的基础技能、学科素养,引导学生跳出题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陕西卷作文。
陕西2009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一道材料题。题目中讲到一群小动物学游泳的故事:一群小动物有一次被大灰狼追赶到河边,于是萌生了学习游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学不好,后来仙鹤说,既然兔子跑的快就不用学游泳,既然松鼠会上树,也就不用学游泳……
题目要求,根据这段材料,自拟题目,完成800字的作文。
权威点评:人各有所长
陕西省高级教师张普轩
【作文题目】小动物学游泳而引发的评论
题目中讲到一群小动物学游泳的故事:一群小动物有一次被大灰狼追赶到河边,于是萌生了学习游泳的想法,但是大家都学不好,后来仙鹤说,既然兔子跑的快就不用学游泳,既然松鼠会上树,也就不用学游泳……
题目要求,根据这段材料,自拟题目,完成800字的作文。
【权威解读】:09陕西高考作文不是中国民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但却是本着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
【写作启示】
话题1:人各有所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成功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决断一个人是否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已的优势。例如职场中人,如果根据自已的长处选择职业,并“顺势而为”地将自已的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会事半功倍,如鱼得水。
范晓是某建筑学院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他最大的困惑就是高考填报的法律专业志愿,却被调配为会计学专业。他对会计并不感兴趣,三年来虽强迫自已努力,但学习起来很吃力,每次考试都是费尽心力才勉强过关。就要毕业了,对选择会计类职业确实没兴趣,另外改换专业又要从零开始,心中无底,甚是烦恼。
研究发现,每个正常人都有其独特的才干以及用才干构成的独特优势,是指一个人天生能做一件事,总比其他人做得好,比如兔子跑的比谁都快,松树能上树等等。。。
话题2:世界上任何物质都遵循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不能违背的。假如让兔子和松鼠通过学游泳来逃避大灰狼,无疑是不可为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事倍速功半。
第3篇 高考作文:摆脱思维惯性 跳出话题怪圈500字每年高考前夕,各级各类媒体都会有关于高考作文的信息和猜测。到目前为止,有关今年高考作文的诸多信息和各种猜测,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将仍然是话题作文。笔者也将近四年北京卷、上海卷、全国卷的春季和夏季高考作文试题作了一个统计分析。
根据附表不难判断,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考查话题作文应该不成问题,问题是会考什么样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命题人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首先,我们的思路应该摆脱一种思维惯性,跳出一个思维怪圈,这就是从1999年至今由“记忆―――创新―――诚信―――规则、选择―――转折、杂、理智与情感―――寻找、忘忧”构成的一个话题陷阱。我觉得不仅语文教师和高三学生要跳出这个陷阱,命题组和命题人更应该跳出这个陷阱,否则就会作茧自缚。
其次,应该明确确定话题的基本原则。
第一,这个话题应该是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广大高三学生的,不能超出他们的智力范围、生活范围、情感范围。
第二,话题应该是适合城市和乡村的广大高三学生的。比如中学生出国留学、网络交友、性教育、低龄化写作等等,这些话题比较城市化,广大农村学生将会无话可说,会导致高考城乡不公。
第三,话题应该是可叙可议、可诗可文的,这样才能体现话题作文的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的“三自方针”。
第四,这个话题应该尽量避开社会上的猜题和押题,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人既感冷僻,又觉亲切。
因此,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笔者不揣冒昧,推荐热点话题如下。
话题一:校园安全。
这个问题是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问题的一部分,写起来可大可小。既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又让学生有话可说。
话题二:规范用字。
在城市和乡村有很多不规范的字体,墙壁上写的,广告牌上写的、霓虹灯上挂的,有大量的繁体字、错别字、缺边字(一个字不完整的)。这与城乡文明是不相符的,既与语文有关,更与作文有关。
话题三:社会公德。
比如香口胶已成为城市污染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焦点。有关资料显示,在2002年国庆期间,游客在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中竟留下了60万块香口胶残渣,总耗资达100万人民币才彻底清除。而在深圳,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呼吁消灭香口胶污染。而在农村,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现象非常普遍。既污染了城乡环境,也是与城乡文明极不相符的。
话题四:名著阅读。
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2003年5月又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对中学生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独立性、整体性与个性化的要求。高中生在与名著“接触”的问题上,应该有更多的体验,有话可说。
话题五:流浪乞讨。
北京市关于要对地铁禁乞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在王府井禁乞的办法刚一出台,各种正反意见仍在激烈交锋中,江苏、上海、成都等地就顺着首都的示范效应“呼应”而上。
这个问题虽然是城市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源在农村,相信城乡学生都会有议论可发、有故事可叙。
话题六:“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
这个问题虽然是农村问题,但也是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城市学生理应关注。
话题七:“春运”问题。
中国特有的春运高潮问题,成了让全世界惊愕的“世界奇观”。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隐藏在春运高潮背后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
这个问题是联结城乡最好的话题,相信全国的中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自己的春运故事。
由于话题作文文体开放、立意开放、选材开放,容纳个性才华,允许并鼓励考生以擅长的文章体裁和样式,选择摹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表达自己真切的思想感情,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因此笔者建议,高考语文的作文备考仍应研究话题作文,揣摩作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