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代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所谓“90后”,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群体,现在正在中小学读书。从教育视角看,与“80后”相比,“90后”学生越来越难教:任性、自私、个人主义严重,耐挫能力差,表现欲过强,叛逆性格明显,沉迷网络。与此同时,“90后”学生又显出不同以往的优势:创新能力突出,接受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能力远超前辈,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元,心智发展更超前,知识面、早熟度及个人能力的发展都远超父辈。
总结目前所遇到的一些情况,“80”后的老师与“90”后的学生主要有几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一威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年纪较大、经验较丰富的老师,尽管年轻的老师也有很多优点,如朝气蓬勃,干劲十足,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等,但在家长们眼里,”“80后””小老师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宠爱,且毫无从教经验,把孩子交给他们,总觉得不放心。遭遇来自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危机,“80后”教师时常困惑: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
首先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的意思是,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其中蕴涵的是“中”与“和”的思想:“厉”“猛”都太“过”,“温”“恭”又“不及”。“温而厉”是指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以温和为贵,让学生如沐春风,乐于受教;对原则性问题则要“言必信,行必果”,克制年轻人的稚气与冲动。“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指老师在公开场合或者重大活动时要沉稳而内敛,宽中有严,严中有爱,宽严相济。
其次要以广博的知识征服学生。老师的威信主要来自学生对老师的信服和敬意。而要想得到学生的信服和尊敬就要时刻遵循“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敬佩有能力、有本事的老师,这就要求年轻教师精心备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年轻老师正好利用大学刚毕业,语、数、外、政、史、地等各科知识都还未忘记的优势,和学生们共同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觉得,老师在知识储备、智慧程度上确实胜他们一筹,是一位睿智的引导者,从而赢得他们的信赖。
第二平等:在对“90后”学生的教育上,“80后”教师需要更多的宽容与耐心,最好的共处原则是公开、坦诚、平等,这需要教师付出真心,需要师生的心灵沟通与互动。
师生心灵相约,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中。“80后”教师不要想着课堂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要我行我素、发号施令或挖苦中伤,而要放下架子,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汲取智慧的殿堂。师生心灵相约,还体现在课外活动中。无论“90后”学生如何顽劣,他们毕竟是孩子,如果课间有大姐姐般的老师一起游戏、聊天,外出游览时有大哥哥般的老师一起高歌、欢笑,比赛时有同龄人般的老师一起呐喊、助威,他们就会把心交给老师。就像某高校一名叫小北的老师说过:“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第三,内与外的和谐搭配:幽默风趣的语言、亲切得体的举手投足,让教育如春风化雨。正如于永正老师说过的一句教育名言: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学习化难为易,使课堂和谐融洽,使师生心灵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会使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实践证明,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一个信赖的眼神、一句情绪激昂的话语,都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笑容和快乐,做到举止自然端庄、文雅大方,这样的教学状态才是有益和健康的。
第四,交流:“90后”的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有着“80后”望尘莫及的叛逆。超前。。。往往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假如教师没有能够冷静下来对待问题,没有能够掌握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会对未来的学习有着不良的影响。如何能够让教师和学生能更进一步的沟通。是目前最紧要的问题。在此。我们可以巧用网络。“80后”教师的电脑上肯定有QQ,而现在“90后”学生的电脑水平不逊于教师。沉迷网络对“90后”学生(包括“80后”教师)固然大有害处,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当有些问题无法当面解决时,“80后”教师不妨借网络工具冷静地与学生交流,从而避免正面冲突的继续直至成功化解矛盾。同时,由于网络有一定的私密性,学生在安全的环境里容易说真话和心里话,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情况。
第2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读后感750字“?”是什么?它是探索,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是实现理想的桥梁。我们生活在“?”中,就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因此,“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但是,有谁会对这个现象追根求源,不断发问,直到将它搞清楚为止呢?就像是那个掉落的苹果。假如当时被苹果砸中的人是你,你可能就只抱怨一声:“唉,真倒霉。”就算了。但是牛顿就问了:“为什么这个苹果不往左掉,不往右掉,也不往上飞,唯独往下掉呢?”带着这个“?”,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异曲同工。小时候的爱迪生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有一次爱迪生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便问:”妈妈,为什么母鸡天天坐在那里不动呢?“妈妈告诉他:“母鸡在孵蛋呢!”爱迪生便想:如果母鸡可以孵蛋。那我也一定可以!于是他真的去“孵”蛋了!但爱迪生之后的成就,和他这种好问的精神密不可分。
谢皮罗放洗澡水产生了“?”,研究出了洗澡水漩涡的转动规律;波义耳对紫罗兰遇酸变色产生了“?”,发明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看见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产生了“?”,得出了“眼珠转动时,人是在做梦”的结论……这些都在说明:问,真的是太重要了!我们见到许多细小的,司空见惯的事情,都可能蕴含着科学道理!所以,见到不懂的事情一定要问,不停地问。在不停的“?”中探索真相。问,问,问!从幼稚走向成熟!问,问。问!从无知到有知!问,问,问!发现一个新世界!
问,问,问!不停地问,直到把“?”拉直变成“!”,我们就找到了真理!
山东东营东营区东营市育才学校六年级:高佳琦
第3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000字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重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只有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追求真理的勇气。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了: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出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试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联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着《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兴趣的是一位奥地利的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作了一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试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着,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比能发现真理。
第4篇 学生问题之早恋700字人说:“现在的学生早熟。”
就如专家们所说,现在的学生压力重,十来岁的孩子便被压上了建设祖国的重担,来自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甚至自己的压力如一个巨大的茧,束缚了孩子的思想。
而作为一个触世不多的孩子,来自新奇事物的诱惑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得不到家长,老师的帮助,孩子们便自行摸索,于是发现了恋爱。这像瘟疫一般迅速感染了世界上所有的学校。几乎所有的孩子在一瞬间都得到了一条信息:恋爱的感觉很美好!早恋就这样出现了。
基于大人们的心理:恋爱是成年人的专利,于是早恋被社会给禁止了。但这就像瘟疫,不是说禁就能禁的了的,甚至更甚于瘟疫,因为这是世界性的,没有办法隔离。
其实,就我以学生的角度来讲,我是赞成一些早恋的。大人们反对早恋用的最多的借口是“影响学习”。真的就影响学习吗?不!早恋的包括所有恋爱中的人,都会想给自己所喜欢的人一个好的印象,让自己的恋人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于是便会默默地努力,成绩也就上去了。当然,我说这一番话并不是鼓励大家多多地恋爱,虽然有的人成绩提高了,但大多却是下降的。
早恋如大人们恋爱一样,是一种心动的感觉,大人们尚不能自制,更何况还没出道的学生。俗话说,得不到的更珍贵。所以,不妨试着让他们去恋爱,少男少女们此时的恋爱不过是对异性的一种新鲜感,不会持续太久。要是在他们的第一次失恋后晓之以理,或许他们会“怕蛇咬”而将注意里力转移。疏导往往要比堵塞更有效。
对于广大热恋中的学生朋友们,我奉劝一句,别投入的太多。中高考的分数决定着你们的聚与散。现实是残酷的,没有几对恋人能陪伴着走完高中再进入同一所大学。品尝一下滋味儿就好,玩得过火了可不好。
还望社会能给早恋一些建议,不要一味地否定它,万事都有其两面行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