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推荐:2013泰州中考作文题目:这样多美丽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第2篇 2013十堰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已发布)500字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推荐:2013十堰中考作文题目:“写给逝去的___”或难题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第3篇 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井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柬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5、对下列甸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B、
C、 D、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②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
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
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闻,养蚕人家为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家贫, ,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第4篇 2012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二、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时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是,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平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恩呢管理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连觉现象。一些人用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教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你呢管理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识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7.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预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9.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牛汉《吊念一刻枫树》)
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籍:登记,没收
第5篇 2012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之,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恨。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成谊,正伦理,厚姻成,睦宗党。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举子业辄鄙之曰鄙: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劾:检举揭发。
C.必宥尔,无恐宥:宽恕。
D.上官按之不得实按:查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钦听其论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玺书至而母适病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但以刘日薄西山
D.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钦做字,进德修业,尊师重道,传道授业,都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B.贺钦处变不惊,机智策略地安抚变乱民众,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宁。
C.贺钦重视伦理道德,对家属亲戚、邻里乡党、民情风俗,都有教化和影响。
D.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家称他医闾先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3分)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两题均答,只取前一题评分)(5分)
(1)____________,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2)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屈平正道直行,___________,以事其君,____________,可谓穷矣。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第6篇 2012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2012年高考陕西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那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第7篇 2012海南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4)500字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的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着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憾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份)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第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第8篇 2012海南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拚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来源:Z&xx&k。Com]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弟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萧燧政绩卓着,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来源:学#科#网]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上》)
(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_________,君子不齿,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________,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遇永乐》)
第9篇 2012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4)500字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的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着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憾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份)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第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第10篇 2013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高考语文信息。
推荐:2013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题
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第11篇 2013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推荐:2013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题
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第12篇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4)500字五、语言文学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2年4月9日,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读书月活动,请从《楚辞》和《史记》两本书中任选一本,写一则阅读宣传语。
要求:①联系该书内容;②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2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22.欣赏右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要求:①符合画面情景;
②表达鲜明生动;
③字数不超过40字(4分)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已经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您可以添加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到收藏夹,更多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敬请期待!
第13篇 2013鄂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已发布)500字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推荐:2013鄂州中考作文题目:善待他人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第14篇 2013鄂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已发布)(2)500字
(四)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21-25题。
竹篾①
左建明
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⑸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⑹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⑺"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⑻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⑼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⑽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⑿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⒃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⒆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⒇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选自《走过心灵的脚步没有声音》)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21.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2."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第⒂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3分)
23.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3分)
24.将选文最后两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
25.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三、写作(5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他们"额上能跑马,肚里能撑船",能够善待周围一切人,包括犯过错误的人、伤害过自己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国大文学家歌德一次外出散步,在小路上迎面碰到一位曾对他的作品提出过严厉批评的评论家。这位评论家盛气凌人地对歌德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而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笑容可掬地为对方让路。歌德的忍让、机智和幽默不仅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我们每一个人同他人发生矛盾,一般说来无非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大家何不都宽容一些,大度一些?
请以"善待他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思想健康;②感情真挚;③题目自拟;④文体自选;⑤不少于600字;⑥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鄂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A(2分)2.C(2分)3.D(2分)4.C(2分)5.B(2分)
6.⑴择其善者而从之⑵各领风骚数百年⑶惟吾德馨⑷窈窕淑女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⑹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每小题1分,有错误不给分。满分6分)
7.示例①: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示例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2分)
8.⑴要点:①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吃垃圾食品。②长期食用垃圾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两个要点各1分,满分2分)
⑵示例:青菜萝卜保健康(2分)
⑶要点:①称谓②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③反对不良饮食习惯
④倡导健康饮食(4个要点各1分,满分4分)
二、阅读(共44分)
(一)
9.边塞秋景异(每空1分,满分2分)
10.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
(二)
11.⑴余闻之也/久⑵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每句1分,满分2分)
12.⑴书写⑵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⑶得到⑷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每个词1分,满分4分)
13.B(2分)
14.⑴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每句1分,有明显错误不给分。满分2分)
15.提示:可以从博览群书、刻苦学习、诚心求教、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皆可。(每点1分,满分3分)
(三)
16.主要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用:具体、准确地反映了全球水资源的总量及咸水、淡水所占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满分3分)
17.⑴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⑵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⑶人口越来越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每点1分,满分3分)
18.D(2分)19.C(2分)
20.提示: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2分)
(四)
21.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甩脱竹篾的情形,突出了竹篾对小男孩子伤害,同时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心情。(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满分3分)
22.要点: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③老婆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每点1分,满分3分)
23.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性格特点
2分,描写人物的方法1分,满分3分)
24.不好。因为最后两段:①在结构上照应前文;②在内容上表现"我"的反思与自责,突出中心;③在表达效果上,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每点1分,满分3分)
25.要点: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每点1分,满分2分)
三、写作(50分)
26.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内容、表达(46分)说明书写(4分)
一类卷
(50~43)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两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46~39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得分。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两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42~37)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三至四处语病。
赋分范围:38~33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得分。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三至四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6~30)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五至六处语病。
赋分范围:32~26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得分。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五至七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9~0)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七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5~0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得分。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八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推荐:2013鄂州中考作文题目:善待他人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第15篇 2013扬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已发布)500字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扬州八怪",弃繁冗①(long),就简纯,辟②(pì)气象:郑燮《竹石图》,疏密有致,颇堪③(kān)珍赏;金农《墨竹图》,以书法入画,雅趣横④(hěng)生;李鳝《竹笋图》,笔法纯熟,生意盎⑤(yàng)然这与当时风靡⑥(mí)艺坛却有恹恹⑦(yàn)无生气的画风形成鲜明对比,奏响了波澜⑧(lán)壮阔的中国画复兴的序曲。
A.①②⑤B.③④⑦C.①⑥⑧D.②③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B.《林肯》《中国合伙人》等国内外优秀影片陆续上映,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C.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D.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的满城风雨。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儿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
D.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因为好体魄是成功的前提。
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作品,语言有的凝重,有的泼辣,有的清新;主题通常都是深刻的,如《孔乙己》《故乡》等小说,将悲悯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的苦人儿。
B.文学关注人性。《威尼斯商人》揭示了夏洛克的冷酷无情,《热爱生命》讴歌了淘金者顽强的开拓进取精神,《汤姆·索亚历险记》赞美了儿童的天真纯朴。
C.苏轼是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词,也写了不少风格清新的词,如《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描绘雨后清新美景,寄寓人生哲思。
D.童话虽然大多篇幅短小,但并不妨碍其思想的厚重,比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就表现出一种博大的爱的情怀。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文化的熏陶,积diàn,使得瘦西湖活在了一代代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脑海中都闪现着她guī丽的波光,她是一个优雅的qiàn影,一首w?n约的诗,一片如烟如梦的月色。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7)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颜真卿《劝学》》
(8)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填写)
8.语文实践活动。(9分)
【活动一】品味名着。(4分)
①学者胡适说:"《西游记》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
参照示例,再举一个神仙妖魔也有人性的例子。(2分)
示例:孙悟空骄傲自大,你看,他常常吹嘘自己。
②"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都杀了!"
说这话的是谁?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分)
姓名(或绰号):_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毕业晚会上,小刚同学准备献唱《朋友,别哭》,可当音乐响起时,他却紧张的忘了词、如果你是主持人,会说什么为他解围?(3分)
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请在空格处补全标题。(2分)
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美国科学家利用3D打印机直接打印出一副塑料机械臂,使一位两岁小女孩的残疾手臂能够正常活动。不久前,美国一名25岁的大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有杀伤性的手枪,美国政府计划新建多个专为军方服务的3D打印研究中心,引起了民众的担忧。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9.(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推荐:2013扬州中考作文题目:渐至佳境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
第16篇 2013泰州中考语文试题(已发布)(3)500字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4分)
【材料】美画歌后惠特尼·休斯顿曾被誉为"美国第一嗓",后来嗜酒成瘾。由于长期受到酒精的侵蚀,她的嗓子变得沙哑粗糙,甚至发不出声来。酗酒最终断送了她的事业。
(1)请根据本文的主要观点,对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2分)
(2)董老师认为,这则材料也可以用作本文的论据,请你揣摩一下他的意图是什幺。(2分)
(五)阅读风中萧《一窗牵牛花》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十五岁的她,倔强,叛逆,经常逃学去网吧,还跟社会上一些人有了来往。不管母亲怎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甚至哀求,她依然如故。
②那次她逃学跟一帮朋友出去爬山玩,偏找陡峭的地方走,结果摔下山泉。所幸并无大
碍,只是右腿骨折。打上石膏,医生说,须躺在床上静养三十月,右腿不能乱动。
③病房里静悄悄的,她那些朋友早就不见了。她躺累了,挣扎着想起身,腿却钻心地疼,只能再躺下不动。她想抬一下右腿,又是一阵疼袭来,她心里忽然浸过无边无际的恐惧,反复纠缠着母亲问:"我的腿是不是再不能走路了"母亲一遍遍耐心地跟她说:"会好的,你躺着别动,过几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④她哪里受过这样的苦呢,只嚷嚷着难受,她发脾气,摔东西,哭闹不休。母亲日夜守着她,像照料婴儿般呵护着她。因为疼痛和难受,病房里的时光,慢成了黑白的长镜头,昼夜似乎都已不再分明,她觉得每一分每-秒都是煎熬。
⑤母亲耙掌里的君子兰①搬了来,放在病房的窗台上。母亲说:"这是你十岁时从外婆家
里搬回的,刚开始你勤快地天天浇水,差点浇坏了……"她转过头,望一眼那苍绿的君子兰,摇摇头说,不记得了。
⑥几天后,从君子兰旁边拱出两片小小的嫩叶儿,探头探脑的,都以为是棵草。随着叶子
渐渐长大,母亲冲着她惊讶地说,原来最一棵牵牛花啊。她侧头望过去,细细的茎蔓,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倒有些惹人喜欢。母亲找来一根竹竿插上,纤细的茎蔓便顺着竹竿向上攀爬着。白的墙,白的床单,那一抹新绿格外引人注意。牵牛花的茎蔓攀着竹竿一圈一圈向上,她一圈一圈数着,1,2,3……她想起了蹦跳着一级级数台阶的快乐,想起了走在阳光下轻快自在的感觉。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她曾经拥有么多快乐和幸福。她渐渐安静下来,不再乱发脾气,不再吵嚷哭闹。
⑦早上醒来,她的眼光,常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台,心里满是期待:牵牛花的蔓又长高了没有?每一次她都不曾失望。纤细的茎蔓那样有力,直爬到竹竿的顶端,伸出毛茸茸的触角张望着。母亲用竹竿搭了个小花架,它顺着爬了上去,把一个窗台,缠绕得绿意盎然。
⑧寂静的病房里,她安静地望着窗台上的牵牛花。以前,她见过路边的牵牛花,但她从来
不知道,牵牛花的藤蔓是如此蓬勃,每时每刻都在向上飞快地生长,不知疲倦,每天清晨,它都会让她惊异,呀,又长这么高了。
⑨牵牛花的蔓牵着她的目光,茎蔓攀到哪儿,她的目光就追到哪儿,一心,也就跟着柔软细腻起来。牵牛花每抽出一片新叶子,她.。里就会生出一些小小的欢喜和期待。她再也教不清牵牛花的蔓蛲了竹竿多少田,只看到,每一片叶子,都朝向窗外的阳光。
⑩牵牛花开的时节,地已经可砒下库走动了。她回学校认真读书的样子,如一朵悄然开放的牵牛花。
○11多年后,她接母亲来家里住,母亲看着满阳台的牵牛花,笑着问:"怎么都是牵牛花啊?"
她答道:"喜欢啊!"
○12她忽然想起问:"那年,那盆君子兰一直都放在室内,怎会长出牵牛花啊?"
○13"我特意种上的。"母亲淡淡地说。
○14她愣在了一旁,心里缠缠绕绕的都是那一窗浓绿的牵牛花。(有删改)
【注】①君子兰: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叶子宽带形,花漏斗状,红黄色。喜湿润,过度浇水易致病。
18.文中的牵牛花,一路伴随着"她"的成长。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a掉伤住院时①
b回校读书时牵牛花和她一起绽放
c长大独立后②
d得知真相后③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请说出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牵"的理解。(2分)
(2)简要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省略号中所隐含的意思。(2分)
20.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章的第⑩段。(4分)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链接】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泰格特《窗》)
本文中的第○13段与链接材料中"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
请说出两位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
三、作文(60分)
22.请以"这样多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推荐:2013泰州中考作文题目:这样多美丽
2013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中考作文信息请点击:中考作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