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文提供最新的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等,如果喜欢不妨和身边朋友分享!

怎样写材料作文1200字作文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03日 来源:看作文网
第1篇 怎样写材料作文1200字

材料作文要“三清”“三扣”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

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

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构思要“三扣”

1.扣住材料,明确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也是联系材料的主要纽带,因此作文中的主题一定要明确突出,这是写出优秀作文的必要条件。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主题最好与所给材料有直接联系,并且在作文各个部分(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体现,所以在构思时“点题”的设计就尤其重要了。

2.扣住主题,明确文章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论证无疑是全文的重点;如果要写一篇记叙文,重点部分就是最集中体现文章主题的部分,对这一部分的描写要尽量丰富、形象,从而明确其在文章中的地位,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题。

3.扣住重心,明确文章的亮点。文章的亮点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它可以是全文的素材选择、情节构思还可以是语言表达、修辞的运用等等,不管是哪个方面,总之需要考生把文章的亮点在有力地突出主题的同时明确出来,这样作文就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写作要“五个一”

一个靓丽的题目:题目文章的眼睛,一个精炼又吸引人的题目,是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的集中体现,所以千万不要简单处理自己的作文题目,在拟题时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文章的开篇要显示出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别致的开篇往往是吸引人的最主要的亮点。

一句点明主旨的话:在具体的写作行文中时刻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因此要想明确主题,至少一句点明主旨的话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像是乐曲结束时的音符,越是回味无穷,越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一个整洁的卷面。

第2篇 怎么样写好材料作文5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心仪已久的书,就因是自己的东西,一页未看就把它束之高阁。心想,以后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以后再看吧。等后来自己想起来要看时却再也寻不到了。

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的经历,自己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请以“面对拥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一、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发掘话题所暗示的有效信息

1.从表面看,这个话题是由“面对”和“拥有”两个动词组合而成,实际上,它却是一个动宾短语,只是命题者有意隐去了宾语中心词,只给出了它前面的限定成份“拥有”,因而,它的完整形式应是“面对拥有(的)……(名词)”。当这样进行分析时,话题本身所隐含着的、具有一定提示和规定作用的信息就自然显现出来:(1)提示考生注意作文必然涉及到的主人公:谁“面对”?(2)提示考生注意选材范围:“拥有”什么?显然,当我们顺着这一思路,给此话题再尝试着添加主语,并补足宾语,那么它就被扩展为“……面对拥有(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单句。

2.该话题既然扩展成为以上这样一个单句,则它所隐含着的、具有一定提示和规定作用的相应信息,同样也就跟着显现出来:“拥有”时应怎样去做?而这一思路顺利延续的结果,就不难产生以下这样一个承接复句:“……面对拥有(的)……,应……”。这一复句形式的产生,就会使考生准确地抓住作文的重心:“面对拥有”这一话题的重心不在于“谁拥有什么”,而在于“应怎样去做”。

为了充分说明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的必要性,我们不妨再来回顾一下近九年以来高考部分作文的话题结构及其重心——(未加注的均为全国卷作文话题)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此为一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作文重心同样当在隐含着的下一分句之上:“那么……”。这类作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应是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及大量排比段的运用。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此为一判断句,作文重心当在“丰富多彩”之上。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同样应是这类作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2001年:“诚信”——此为一道德概念名词,充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并明确这一话题指向是由点向四周呈辐射型的,从而可知考生作文的灵活性相对要大些。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传递”)是同类话题作文。

2002年:“心灵的选择”——此为一偏正短语,有了“心灵”这一限定成份,就显然是在强调“选择”的精神因素,因而,这种“选择”必须是极其艰难的心灵抉择,而非一般性的选择。

2003年:“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此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应兼及“感情因素”和“认知事物”两个方面的内容,其重心应放在这两个方面的辨证关系之上。2007年四川高考作文(“一步与一生”)是同类话题作文。而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虽然也属同类话题作文,但又略有不同:构成话题的两个短语之间没有“与”、“和”之类的连词,而是直接空开,这就暗示着它们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命题者是独具匠心地将两个在内容上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话题并列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相应更大的话题。因此,考生可根据该话题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分别按照“学会积极的休息”、“永不停息地拼搏”的思路,任选其一分开来写作,也可以合到一起,兼及两个方面来写作(这样最好)。

2004年:“看自己和看别人”——此仍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同样应兼及两个方面,即如何辨证地“看自己”和“看别人”。无论是“看自己”还是“看别人”,都应一分为二,而不能绝对化。

2005年:“忘却与铭记”——此仍然为一联合短语,考生作文同样还是应兼及两个方面,即应“忘却”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人和事,而应“铭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和事。

2006年:“雕刻心中的天使”(广东)——此为一动宾短语,动词“雕刻”只是表示一种工艺行为,至于将要雕刻出怎样的艺术品,其美与丑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最终还得取决于心灵;而宾语中心词“天使”前加“心中的”相限定,就表明了其“天使”必然是一个人久存于其心中的,必然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对“雕刻”一词必须灵活理解:“雕刻”行为推而广之,它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任何一个人,他时时刻刻都在“雕刻”着。

2007年:“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海南)——此亦为一动宾短语,其动词“论”规定了文体:适合于写议论文。其宾语又由两部分构成:“创新与创造”为宾语中心短语,显然是该话题的重心之所在:“科学家”作为定语,它对“创新与创造”的领属进行了十分必要的限定。

二、从话题材料中筛选和整合有效信息,以进一步明确和印证话题所暗示的有效信息

以上通过对原话题在两个层面上的语法分析,考生的思路逐渐变得活跃、开阔起来,但还有待于进一步阅读话题材料,以便彻底明确以上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谁“面对”?(2)“拥有”什么?(3)“拥有”时究竟应怎样去做?

从话题材料中不难找到如下的提示语:“生活中,你或许有过类似经历,自已真正拥有的,却看不到它的贵重,不知道好好去珍惜,直到失去了才知道遗憾。”对这一提示语加以筛选和整合,则以上三个问题就趋于明朗化:第一,作文的主人公——“你”,即考生自己,这就是说作文最好应用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事。第二,作文的选材范围——“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即应写日常生活中“我”在物质或精神方面拥有时未能珍惜而酿成遗憾的经历、心情和感悟。第三,话题的灵魂、写作的重心:“珍惜拥有”——对当前所拥有的应注意珍惜。

这样,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与从话题材料中所筛选出的有效信息得到互相印证,因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考生避免对话题理解的误区,以便更有把握地写好话题作文。

但是,有的话题材料里面并没有明显的提示语。在这种情况之下,考生就更应该非常仔细地去阅读话题材料,充分发掘有关信息:对议论性的,可通过筛选中心句(或词、短语)的方法,从中整合出与话题意图相吻合的观点;对叙事性的,应先概括其事例,然后再从中提取出与话题相吻合的观点。

三、以审题中发掘出的有关信息为依据,分解话题

分解话题的过程,就是建立子话题的过程。考生在明确了话题所暗示的有关信息之后,就应在大脑中尽可能多地建立子话题。这样,就会使原话题得到合理的具体化,使其与考生的生活实际显得更加贴近,从而便于思考、选择和拟题,便于写作。而建立子话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考生利用已发掘出的话题有效信息,在大脑中由总到分地迅速产生一个“射线型派生表”的过程。如在上例中,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主要是在学校和家庭的时空特点,就可大致上列出下表来——

以上三个步骤,在实际训练考生时应分三步走(这样才会取得最佳效果):第一步,着力训练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步,着力训练从话题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并与从语法角度分析话题所获得的有效信息互相印证的能力;第三步,着力训练以已获得的有效信息(通过前两个步骤)为依据,来分解话题、建立子话题和拟订作文题目的能力。

第3篇 怎样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500字

众所周知,修房子要根据需要选择建筑材料,缝衣服要根据爱好,季节选择布料,同样的道理,写文章要选择恰当的材料,选择恰当的写作材料是习作的基础。怎样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呢?

一、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便是文章的“血肉之驱”。中心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之中,材料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因此,选择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从中心的需要,凡是那些与写作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习作中去,否则就舍弃。即使是新鲜、具体、生动的材料,也要“忍痛割爱”。

二、要选择真实的材料

文章的材料应当真实可靠可信,合情合理。这里所说的“真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确有其人其事,真实准确。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抗美援朝战斗中我志愿军攻克“三九一”高地确有其事,烈火烧身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也确有其人。邱少云的事迹也远不止这一件事,但作者只选择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耳闻目睹的有真情实感有材料,使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是反映出某种事物的本质。如《金色的鱼钩》,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它真切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记叙了“老班长”在长征途中照顾三病号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动人事迹,真实地表现出革命前辈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因此,它也是典型的,真实的。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我们平时习作,选择材料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比较了解的题材,最好是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耳闻目睹的有真实感的材料。只有这些真实可信的材料,才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才能有说服力,才能打动人,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引人入胜、引起共鸣。

三、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选择典型的材料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选择那些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地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如《再见了,亲人》,作者魏巍选择抗美援朝胜利后同朝鲜亲人告别的情景,抒发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的感情。当时这种场面和感人的事例很多,但作者经过筛选、浓缩,最后只选取了三个典型材料:(1)朝鲜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而失去唯一小孙子的故事;(2)朝鲜大嫂为志愿军到前沿阵地挖野菜而失去双腿拄着双拐的故事;(3)小金花为救志愿军战士失去母亲的故事。这三个故事集中表现了一个主题:中朝两国人民那种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由此看来,只有用典型材料来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生动感人。

四、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新颖的材料,指新鲜、活泼、独特,使人耳目一新,有感受有收获的材料。因此,选材尽量选择那些别人没有写过或很少写过的材料。例如:《一个苹果》一课,作者选取一个苹果来表现战士们深厚的阶级友爱。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战友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事举不胜举,而作者却选取一个苹果在洞内轮流经过八个人手中只吃了一小半的感人故事,来表达写作目的。这就是“文贵出新”的道理。

生活中不是缺少“新与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我们平时要耐心观察,注意在生活中去发现和寻找新颖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更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才能够达到寻美习作,以文炼人的目的。

第4篇 怎样写好中考话题作文3000字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但中考高考的形式略有不同,高考的话题作文是试卷提供一段话(一则寓言、一段假设,一道题目,一种情景),总之是提供一个思考范围和选题范围,而这个范围往往是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以这个问题或以这段话的理念为话题,由考生以创新精神进行自由度较大的写作。而中考则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

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650字左右的文章。

(山西)

请以“第一次”作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发表感想,引发联想等。

(海南)

以“服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武汉)

请你以“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山东)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江西)

请你以“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省于600字。

(福建)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一些命题作文的题目本身,客观上对文体的选择就有较大的限制,无法变更也无法淡化,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挫折》(1996河南、福建,1997贵州铜仁)、《我的欢乐》(1998上海)、《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2000年上海)等题目,只宜写记叙文,很难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文。而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2001年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

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

(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文章的文体和文章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文章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以‘对话’为话题”而拟订的几个作文题(“对话”是2000年福建厦门的话题作文):《对手间的“对话”》《我和爸爸的文学对话》《无声的对话》《我和同桌》《对话也是竞争》等。

(3)主题确立。材料选定后,就应该选择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使文章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但由于同龄人相似的经历、阅历和相近的思维层次,文章撞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选用适当的写作技巧,结合文体的不同表现,使即便是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材料也有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使读者(阅卷者)对文章的可信度和愉悦感。

这三个步骤环环紧扣。实际上,除了第一、二两个步骤外,话题作文的这个写作顺序与一般的命题作文并没有多大差异。而且,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同样要讲究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布局巧妙,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等,虽然要求高了些,但既然是要求,自然要超出目前学生们的水平,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写好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生活要深入

其实,生活要深入是写好任何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哪来的写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2、拟题要到位

话题作文大都要考生自拟题目,有的考生贪图省事,直接就把话题当作文章题目。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为作为“话题”的词语,覆盖面极为宽泛,轻易用这个词语作为作文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选材、布局方面的难度。正确的做法是拟题前认真审读提示语,调动自己的个人阅历、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紧扣话题这个词语,深入思考,在这个词语的前后加上若干个词语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恰到好处地拟订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的文章题目;也可拟订一个字面上和话题这个词语并无关系,而实际上与这个词语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作文题。题目最好要能比较鲜明地透视出文体、立意、选材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从多方面制约、帮助自己的写作,同时还可给阅卷者带来愉悦感染。

3、文体要得体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指的是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以便于写有专长的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并不等于文体的泛化(当然,如果考题能像高考一样,提示“文体自选”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文体的选择可以随意,但选定后,保持文体自身的规范与和谐却是必要的。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文章,搞成一种文体的大拼盘大杂烩,信笔胡言,非驴非马,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可取的;为了标新立异,有的考生甚至还写出一引起令人震惊的“另类”作文,这更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延误大事。诚然,现在有些报刊上确实有些文章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令人难以卒读。我们考生毕竟还处在学习写作阶段,文体的特征一定要鲜明,这既便

于自己写作,也便于阅卷者阅卷。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确定自己是写什么文体后,就要在自己的文章中鲜明地表现出这一文体的语言特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性;抽象思维发达,说话条理清晰,善于条分缕析的考生可选说明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议论说理的同学可写成议论文,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严密性。其实,还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剧本、书信、日记等等。当然,这里也不反对写合乎要求的比如夹叙夹议的文章,因此,考生平时就应该多培养一些规范的文体意识,多养成一些高质量的文体风格,在考试中就可以多一些选择余地。

4、巧要运用

话题作文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技巧,说穿了就是巧妙地安排和表现作者已经选定的有关材料,使作者初定的文章主旨得以充分表现的方法。必须承认,写作是有技巧的,尤其是这类充分张扬写作者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写作技巧对文章选定材料进行锦上添花般的着色添彩,文章就犹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努力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功底与个性,打破“一着鲜,吃遍天”的狭隘意识,着重掌握几种不同类文章切合自己写作习惯,张扬自己写作个性,显示自己语言特色的写作技巧,认真多学几“招”,以适应不同文章的写作。

5、点题要明朗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读者(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这样,写好话题作文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第5篇 2012中考材料作文写作指导1500字

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提炼,然后按要求写作。材料作文常见的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材料,据此作文。那么,这种作文形式和命题、话题等作文究竟有何区别呢?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又需要注意写什么?我们希望通过以下的内容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材料作文对审题的要求是很高的。通过审题,分析审察一则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主旨、意图和角度,然后据以作文。由于材料本身的意思是由阅读者本人领会出来的,所以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多样性。这个多样性,只要符合材料的题旨、命题者的意图是允许存在的。但问题在于有许多同学把握不了材料所透射出来的意思。那么在考前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如何审题立意呢?

一、务必做到整体把握

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语。首先,要准确把握文章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读的时候可勾画重要字词;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言论的主要意思等等。然后,或者根据材料重点重组材料作文,或者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再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另外组织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材料,并拟定恰当的题目作文。除了读懂材料外,还应注意题目中的要求,如体裁、篇幅(字数)、重点和中心等。对此既不能忽视,也不能有任何改变,否则就偏离了题意。

二、准确领悟材料题旨

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材料本身可能是松散的、不紧凑的,我们要努力提炼主题。要把原材料中那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这些有用的、精华的东西就是主题。审读时,要准确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主旨,选材作文。这样才能做到作文中的一致性,即写作者确定的主题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与主题保持一致,从而达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的要求。

三、稳妥明确构思角度

角度即材料表现出来的看问题的出发点。在不同的材料中,角度有时表现为不同读者对材料的不同感触或感悟,有时表现为材料所涉及的不同对象,有时表现为联系实际的立足点……有的材料只有一个角度,有的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作文中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人手。二要尝试求异创新,因为大家写的都是同一材料,要避开“俗套”,就要求异创新,可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入耳目一新之感。另外,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往往都是大道理,要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有难度的,因此,要学会以大化小、以小显大,即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再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

四、精心拟定作文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材料作文的题目是需要自拟的,如何拟好材料作文的标题,这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作文题目必须简明、醒目、能吸引人,反映文体特点。常见的拟题方法有:(1)以时间、地点为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以人物为题,如《孔乙己》、《范进中举》;(3)以中心事件为题,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4)以某“物件”为题,如《小橘灯》;(6)以论述的范围为题;如《想和做》,(7)以沦点为题,如《淡骨气》;(8)以设问等修辞手法为题,如《宇宙里有些什么》《向沙漠进军》;(9)以说明对象为题,如《中国石拱桥》等。

我要分享:

本文地址:http://zw.kankanmi.com/html/34171.html
最新投稿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没想到我如此自信5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学生问题之早恋700字
自信是健康成长的翅膀800字
自信让我更美丽450字
父爱让孩子更坚强自信450字
普通话让我如此自信1000字
让孩子获得自信1000字
爱玩的太阳350字
叫你贪玩!400字
贪玩的我500字
优秀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500字
妈妈我爱你4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金色的童年55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350字
我的梦,中国梦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过年350字
三国演义 读后感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700字
童年的照片700字
我的课余生活1200字
初一开学第二周周记400字
童年“傻”事700字
快乐的“六一”400字
十二生肖小故事450字
我的中国梦50字
过年包饺子250字
拜年350字
外星人和农夫3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400字400字
中国梦,我的梦500字
我的理想700字
我爱读书300字
《名人传》读后感800字
童真55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750字
理想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