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文提供最新的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等,如果喜欢不妨和身边朋友分享!

2012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作文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8日 来源:看作文网
第1篇 2012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颀长(qí)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

b.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B.①⑤⑥

C.②④⑤D.③④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

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

(2)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朗诵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答: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1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20个字。(3分)

____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

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您可以添加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到收藏夹,更多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敬请期待!

第2篇 2012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精心校对版)

手打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共六大题,8页。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

B.诞生  旦角  淡泊明志   担当重任

C.宿营  诉说  夙兴夜寐  素昧平生

D.咨询  滋生  芝兰 之室  孜孜不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袅娜  歌声缈茫  荷塘薄雾

B、霜天  廖廓  峥嵘岁月  浪遏飞舟

C、细腻  箫索  落蕊残叶  秋蝉嘶叫

D、嫩黄  葱茏  婆娑起舞  繁茂苍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这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  痛痛快快  当  是遛

B.滋味  淋漓尽致  便  是走

C.意味  兴致勃勃  自  是逛

D.韵味  尽情尽兴  恰  是晃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和谐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声响成一片,那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着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着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宇,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着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着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着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着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着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着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着作,与西方哲学着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既然再不需要了,何必用言来自寻烦恼呢?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6.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每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他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着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着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着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

D.中国艺术的思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

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

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第3篇 2012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500字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4)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六、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您可以添加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到收藏夹,更多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敬请期待!

第4篇 2013新课标卷I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省:吉林、山西、云南、河南、新疆、陕西( 语文、综合)、河北)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高考语文信息。

第5篇 2012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2)群贤毕至,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匪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深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杏:深远B、修篁干霄干:冲

C、延坐后堂延:延请D、履苍莽中履:鞋子

3、下列直接描写龙呜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l3、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红楼梦》)

B、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多种手段,"和平解决"了厂里的怠工风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后顾之忧。(《子夜》)

C、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家》)

D、在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抬上囚车时,伽西莫多借助绳子从圣母院墙上滑下,打倒刽子手的助手,把她抱进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认识了许多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是鄙视他们。他为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复活》)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孺子"是谁?请简述"儿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

(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好,弦子,你救了父亲一命,不过,你只是把父亲给你的东西还给父亲,咱们现在两讫了。"

"父亲"是谁?请简述"你救了父亲一命"这一情节。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答:

第6篇 2012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人民日报》评论部

①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面包车的中年男人,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即便擦肩而过,你可能也从未留意。

②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

③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④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

⑤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

⑥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微尘",是无数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名;靠140字发起的"免费午餐",源于一个更一个3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亿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

⑦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曲贫瘠,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

⑧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重更有市场。正因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心灵,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

(选自2012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

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

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

D、文章列举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

11、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2分)

答:

12、"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l5题。

双琴祭

梁晓声

(1)那两棵树,是生长极慢的树,其材最适合做琴。那位老制琴师呢,他的经验是,一棵那样的树,只能锯取一段,做成一把音质优良的小提琴。所以他打算用那两棵树同时做两把小提琴,使它们在音质上不分轩轾。

(2)琴取于材,材取于树。老制琴师当年亲手栽下的两株小树苗,在十余载里,不但增加着年轮,也像少年和少女渐渐长成健壮的青年和标致的女郎一样,深深地相爱了。它们彼此欣赏,彼此赞美,永不厌倦地诉说着缠绵的情话。

(3)但是,琴还没做,老制琴师却病倒了。他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一直想要制成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我想做的事是做不到了,你一定要替我做到……"

(4)后来,他的儿子伐倒那两棵树,锯取了它们各自最好的一段,制成了两把音质同样一流的小提琴。他把琴送到了琴店,郑重地交代:"如果有谁在这两把琴中反复比较、挑选,那么无论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把,都不卖给他。如果有人说它们是同样好的琴,那么可以将两把琴都送给他。如果是两个人,那么一人一把。"

(5)有一天,琴店来了两位父亲,带着两名少年。两位父亲是好友,他们是陪儿子来选琴的。两名少年不约而同地看上了那两把小提琴,于是店主取出琴让他们试一试。

(6)他们各拉一曲后,都说以他们的耳听来,两把琴的音质同样优良。为了使大人们相信他们所选的不后悔,他们还毫不犹豫地交换了琴。于是他们幸运地接受了赠予。

(7)后来,他们果然都成了"家",声名鹊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一直合奏着。

(8)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不久,就有了他们之间孰高孰低的种种说法。而寂寞的传媒则一口咬住那纷纭众说,推波助澜。

(9)最后,他们不能再合奏下去了,只能迫不得已地分开,各自独奏。但他们都是那么眷恋合奏,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合奏才能发挥出他们的演奏天赋。

(10)比他们更眷恋合奏的是那两把小提琴。只有合奏的时候,它们才有机会开日见。

(11)但自从分开后,它们再没"见到"过对方。它们被思念折磨着,它们的琴音里开始注入了缕缕忧伤,正如苦苦相思着的情人的信上有泪痕一样。

(12)然而两位由合奏而独奏的演奏家,心里竞渐渐地相互生出嫉恨来。他们不知不觉就坠入了别人的"阴谋"。他们曾经的珠联璧合引起了别人的嫉恨。别人想要离间他们,想要看他们成为仇敌。

(13)终于,他们中的一个心理崩溃了。他摔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跃下阳台,一命呜呼。

(14)那时,另一个正在舞台上演出。他提琴的几根弦,随弓皆断。弦断之际,小提琴发出类似哀号的最后一声颤音…

(15)悲剧的发生使人心趋于冷静,对死者的同情超过了人心对其他一切的表现。有同情就有憎恨,另一个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最后,他疯了。

(16)他那一把琴被按了弦,又摆在琴店里了。然而,无人问津,因为它已被视为不祥之物。只要琴弓一搭在弦上,便会发出号哭一般的声音。

(17)是的,那真是一把小提琴在号哭--在为它不幸的爱人而号哭……

(选自《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老制琴师的儿子为实现父亲遗愿,把琴送到琴店并郑重交代:可以将两把音质同样优良的小提琴赠送给反复比较、挑选的人。

B、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

C、第8段画线句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世人欣赏并赞美他们的合奏"紧承上文,"但世人的心理是古怪的"则引领下文。

D、第10、11段用拟人和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两把小提琴因为分离而不能彼此欣赏、赞美的相思之苦和饱受思念折磨的忧伤情状。

E、小说在叙述时,"他们""它们"交替使用,人和物相互交融,灵活地展现了事件过程,暗示了人和物命运的共同性。

14、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概述。(4分)

答:

15、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的情感。(6分)

答:

第7篇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高考语文信息。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
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
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
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 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 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 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 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 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 及即尊位                              及:等到
C. 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 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3分)
①在邺下名为清白                           ②外示清净,而内图事
③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                 ④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⑤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⑥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李丰年轻时善于品评人物,影响很大,而父亲让他闭门谢客,其名声只是在魏国得到传播。
B. 当司马宣王长期生病时,李伟官居二千石,因喝酒误事,造成新平、扶风二郡混乱,哥哥李丰却放任不管。
C. 曹爽专权的时候,李丰在曹与司马宣王之间两面讨巧,不明确表态,因而遭到世人的讥讽。
D. 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以后,近来常常受到皇帝单独召见,招致景王猜忌,因不肯透露实情,结果被杀。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
(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
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至人无己,__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7)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8)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 (《老子》五十八章)

推荐: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第8篇 2012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一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共150分。

考试注意: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shì)号  提(dī)防  花蕊(ruǐ) 歃(chā)血为盟

B.熟稔(rěn) 青荇(xìng) 中(zhōng)肯 锱(zī)铢必较

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xiù)

D.监(jiān)生 执拗(niù) 觊(jì)觎 孑(jié)然一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 赝品 气概 水乳交融

B.萎靡 帐篷 更叠 暴殄天物

C.国粹 输赢 蛰伏 旁征博引

D.惭怍 诟病 九州 呕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6.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

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

C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9《三国演义》)

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

第9篇 2012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 质(zhǐ)量 衣钵(bō) 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 熟稔(rěn) 露(lù)脸 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 )笑靥(yǎn) 当(dàng)真 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 木讷(nè) 顷(qǐng)刻 入不敷(fū)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第10篇 2011年高考深圳语文试题(发布)(2)500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25分)

作者: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 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

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

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 "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

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希望就始终没实现,有时看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地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两块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

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500块钱100ML,共需300ML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

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 小说借助 国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p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

    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第11篇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  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
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 第二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 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 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自己都很太平似的。 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 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 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 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 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 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 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作什么他都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 可是他愿费力不讨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 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酒就是喝酒;醉?活该! 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 他以为不必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 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 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象,使他"阔"不起来。 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 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展。 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 他知道自己矛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紧而翻不起身的事。 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 可是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 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 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 他不能这么办。 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 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 他也教书,也编书,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 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 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 不过,他不想改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 努力自励的人,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 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1. "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2. 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13. 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分)
14.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论名声
[德]叔本华
每个人皆能求得荣誉,只有少数人可获得名声,因而只有具有特殊卓越成就的人才能获得名声。
这类成就可分为立功、立言二种,立功、立言是通往名声的两条大道。 两条大道各有利弊,主要的差异在于功业如过眼烟云,而著作却永垂不朽。 极为高贵的功勋事迹也只能影响一时,然而一部光芒四射的名著却是活生生的灵感源泉,可历千秋而长新。 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并且在岁月中渐渐地被淡化,终至完全消失,除非历史将他凝化成石,流传后世。 著作的本身便是不朽的,举例来说,亚历山大大帝所留在我们心目中的只是他的盛名与事迹,然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等人依然健在且活跃在每个学子的头脑中,其影响一如他们生时。
立功需要依赖机遇才能成功,因此得来的名声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功业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的确是靠风云际会才能爆发出璀璨的火花。 比如,战功的评定,它所依据的是少数见证人的证辞,然而这些见证人并非都曾在现场目击,即使果然在场目击,他们的观察报道也不一定都公允。 以上所说的是有关立功的几个弱点,但可以用它的优点来平衡。 立功的优点在于它是一件很实际的事,也能为一般人所理解。
立言的情形恰与立功相反。 立言不依赖偶然的机遇,主要靠立言者的品格学问才可以长存不朽。 此外,所立之言的真正价值是很难断定的,内容愈深奥,批评愈不易。 通常,没有人足以了解一部巨著,而诚实公正的批评家更是凤毛麟角。 所以,靠立言而得的名声,通常都是累积许多判断而成的。 在前面我已提过,功业留给人们的是回忆,而且很快就成为陈年旧物了;然而有价值的著作,除非有丧失的章页,否则总是历久弥新,永远以初版的生动面目出现。 所以,著作不会长久被误解的,即使最初可能遭到偏见的笼罩,在长远的时光之流中,终会还其庐山真面目。 也只有经历了时光之流的冲击与考验,人们方能来评论著作,而它的真正价值也才会显露出来。
名声实在仅是与他人相比较的结果,而且主要是品格方面的对比,所以,评价也就因时因人而异。 某人的名声可能因新秀的崛起而使他原有的声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冲击或湮灭。因此,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而所谓绝对价值,只存在于那些出类拔萃之人物,直接地靠其本身而傲视同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为他人剥夺。 所以为了增进我们和社会的幸福,我们应该全力追求伟大的头脑和心灵。 没有反射体我们无以看到光线,没有沸扬的名声我们便不可认识真正的天才。 然而,名声并不代表价值,许多的天才沉没于默默无闻之中。 莱辛便说过:"有些人得到了名声,另一些人却当获而未得。"
                                                        (金玲译,有删改)
15. 文章说"立功"与"立言"是通向"名声"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6分)
16. 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评判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6分)
17. 我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说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七、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
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
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
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
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推荐: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3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第12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 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 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 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俊美 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 ,是因为猛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 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 ,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 、外交和其他 社会生活 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怀到平常语文所无法 达到的效果 。

B、上古暑假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主诗三百篇 中,不然则仍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 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 清楚,所以能够通过 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 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第13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发布)(5)500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

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4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发布)(3)500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25分)

血的故事   作者: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 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

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

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 "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

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希望就始终没实现,有时看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地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两块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

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500块钱100ML,共需300ML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

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 小说借助 国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第15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发布)(2)500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何灌行事有砀一组是(3分)

(1)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2)或著崖石皆没镞

(3)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4)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5)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6)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1)(2)(5)  B、(1)(3)(4)

C、(2)(4)(6)    D、(3)(5)(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B、 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 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 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 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搞敌三日,受伤战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诗人: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 属春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讲坛 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上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2)本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第16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发布)(4)500字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

    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我要分享:

本文地址:http://zw.kankanmi.com/html/42096.html
最新投稿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没想到我如此自信5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学生问题之早恋700字
自信是健康成长的翅膀800字
自信让我更美丽450字
父爱让孩子更坚强自信450字
普通话让我如此自信1000字
让孩子获得自信1000字
爱玩的太阳350字
叫你贪玩!400字
贪玩的我500字
优秀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500字
妈妈我爱你4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金色的童年55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350字
我的梦,中国梦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过年350字
三国演义 读后感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700字
童年的照片700字
我的课余生活1200字
初一开学第二周周记400字
童年“傻”事700字
快乐的“六一”400字
十二生肖小故事450字
我的中国梦50字
过年包饺子250字
拜年350字
外星人和农夫3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400字400字
中国梦,我的梦500字
我的理想700字
我爱读书300字
《名人传》读后感800字
童真55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750字
理想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