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文提供最新的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等,如果喜欢不妨和身边朋友分享!

2011年高考宁夏语文试题(发布)500字作文

发布日期:2015年08月19日 来源:看作文网
第1篇 2011年高考宁夏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 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 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 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俊美 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 ,是因为猛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 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 ,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 、外交和其他 社会生活 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怀到平常语文所无法 达到的效果 。

B、上古暑假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主诗三百篇 中,不然则仍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 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 清楚,所以能够通过 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 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何灌行事有砀一组是(3分)

(1)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2)或著崖石皆没镞

(3)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4)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5)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6)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1)(2)(5)  B、(1)(3)(4)

C、(2)(4)(6)    D、(3)(5)(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B、 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 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 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 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搞敌三日,受伤战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诗人: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 属春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讲坛 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上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2)本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25分)

血的故事   作者: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 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

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

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 "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

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希望就始终没实现,有时看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地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两块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

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500块钱100ML,共需300ML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

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 小说借助 国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

    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

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2篇 2011年高考四川省语文试题(发布)(4)500字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l7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他有些害怕。[来源:学科网ZXXK]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徽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节)

14、怎样理解第l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17、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分)

六、(15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19。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边城雨巷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20、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l00字。(6分)

七、(60分)

21、作文(60分)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更多2011高考语文试题

第3篇 2012年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颀长(qí)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

b.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B.①⑤⑥

C.②④⑤D.③④⑥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荀子.劝学》)

纷纷暮雪下辕门,。轮台东门送君去,。(岑参《白雪歌送武门判官归京》)

(2)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听朗诵孙犁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

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

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然听到。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

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

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

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

白莽柔石,在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

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

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有删改)

14.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答: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

答:

16.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答:

17.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划线的三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都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1由于用"客"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忙的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纪的。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20个字。(3分)

____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态通常有两种:

一是:"深刻",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著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题汇总

更多高考作文信息请点击:高考作文频道

您可以添加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到收藏夹,更多2012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总敬请期待!

第4篇 2012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2)群贤毕至,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_,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__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匪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深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杏:深远B、修篁干霄干:冲

C、延坐后堂延:延请D、履苍莽中履:鞋子

3、下列直接描写龙呜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l3、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红楼梦》)

B、屠维岳使用软化、开除、升迁等多种手段,"和平解决"了厂里的怠工风潮,暂时解除了吴荪甫的后顾之忧。(《子夜》)

C、觉慧创办了《黎明周报》,被祖父责骂,祖父吩咐觉新严加看管。觉慧不听觉新的劝告,执意要办下去。(《家》)

D、在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抬上囚车时,伽西莫多借助绳子从圣母院墙上滑下,打倒刽子手的助手,把她抱进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E、涅赫柳多夫认识了许多像西蒙松这样的犯人,但还是鄙视他们。他为马斯洛娃找西蒙松作为保护人感到不快。(《复活》)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孺子"是谁?请简述"儿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

(2)阅读下面的《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好,弦子,你救了父亲一命,不过,你只是把父亲给你的东西还给父亲,咱们现在两讫了。"

"父亲"是谁?请简述"你救了父亲一命"这一情节。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

答:

第5篇 2011年高考湖南省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揖让yī山岚lán彤云tóng满腹珠玑j?

B.阆苑làng盛馔zhuàn敛衽rèn未雨绸缪m?ǘ

C.遒劲qīǘ毗连bǐ盥洗guàn鸢飞鱼跃yu?n

D.翰墨hàn睿智ruì奶酪luò撑天拄地zh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感动中国”将镜头对准生动的现实生活,聚焦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解读了平凡中的伟大。

B.微博一经推出,就以其强大的即时通信功能,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它正有力地介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来源:学&科&网Z&X&X&K]

4.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严祺先文集序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

答: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译文: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

第6篇 2011年高考湖南省语文试题(发布)(4)500字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十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头版,有删节)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9分)

答: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①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注]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

答:

七、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更多2011高考语文试题

第7篇 2011年高考海南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 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 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 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俊美 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 ,是因为猛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 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 ,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 、外交和其他 社会生活 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怀到平常语文所无法 达到的效果 。

B、上古暑假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主诗三百篇 中,不然则仍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 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 清楚,所以能够通过 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 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何灌行事有砀一组是(3分)

(1)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2)或著崖石皆没镞

(3)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4)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5)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6)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1)(2)(5)  B、(1)(3)(4)

C、(2)(4)(6)    D、(3)(5)(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B、 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 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 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 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搞敌三日,受伤战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诗人: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 属春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讲坛 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上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2)本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25分)

血的故事   作者: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 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

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

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 "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

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希望就始终没实现,有时看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地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两块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

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500块钱100ML,共需300ML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

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 小说借助 国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

    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

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8篇 2012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500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 质(zhǐ)量 衣钵(bō) 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 熟稔(rěn) 露(lù)脸 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 )笑靥(yǎn) 当(dàng)真 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 木讷(nè) 顷(qǐng)刻 入不敷(fū)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娱乐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第9篇 2011年高考深圳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 ,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文言文艺术 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 在社会上的实际 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 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 ?孟子回答 道:"国群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 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 ,并没有深刻 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 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献诗陈志",一种情况 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 俊美 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志出现 ,是因为猛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有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来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文言文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 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 ,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了孔子时代 ,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的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理解 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 、外交和其他 社会生活 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怀到平常语文所无法 达到的效果 。

B、上古暑假 ,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 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主诗三百篇 中,不然则仍名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 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 清楚,所以能够通过 诗歌 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 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何灌行事有砀一组是(3分)

(1)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2)或著崖石皆没镞

(3)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4)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5)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6)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1)(2)(5)  B、(1)(3)(4)

C、(2)(4)(6)    D、(3)(5)(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

B、 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 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

D、 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 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搞敌三日,受伤战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诗人:周朴*    朝代:唐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 属春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 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讲坛 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上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三人行,------。择其善者而从之,----------"

(2)本当太白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晦明变化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第10篇 2011年高考深圳语文试题(发布)(3)500字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

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

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1篇 2011年高考深圳语文试题(发布)(2)500字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25分)

作者: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 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

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

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 "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

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希望就始终没实现,有时看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地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两块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

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500块钱100ML,共需300ML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

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 小说借助 国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 ,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p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

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

    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

    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

    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

    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

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A】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

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第12篇 2011年高考江苏省语文试题(发布)(4)500字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夫列子御风而行,______________,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5)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6)_______________,绕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7)可堪回首,     ▲         ,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第13篇 2011年高考福建省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二)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匪来贸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氓》)

(2)___________________ ,风雨兴焉。(《荀子 劝学》)

(3)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

②登者忘其险焉

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

⑤因以告之

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孤山山腰有个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

B.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

C. 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

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

译: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

译:                                                                              

第14篇 2011年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发布)500字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给(ji)予 毛坯(pi) 强劲(jing) 人心惶(huang)惶

B、山崖(ya) 霎(sha)时 掳掠(lue) 沁人心脾(pi)

C、馄饨(dun) 不屑(xie) 嫉(ji)妒 令人咋(zha)舌

D、神甫(fu) 订(ding)正 烙(lao)印 摄人心魂(hu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口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B.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 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

定价格的21%。

D. 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5.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

A. 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 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 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 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6.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来源:学*科*网Z*X*X*K]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

(2) 从这则公益广告的 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篇 2011年高考福建省语文试题(发布)(3)500字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1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厘清一些基本概念。

○2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3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4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摘自2010年6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有经济学方面的意义,这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C.首先与伦理学、没学、宗教学、政治学相关,其次与经济学相关。

D.是人们希冀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它仅仅表征着人存在的目的性。

11、文章第③段提出了"与完满和中级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 价值观能够产生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结尾划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德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 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会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满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虫一样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14.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15.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的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

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⑤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诚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有次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朱启钤是中国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5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注] 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13.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文章叙述了朱启玲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了朱启玲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些朱启玲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

D.朱启玲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社会的筹划和创办。

E,朱启玲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14.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玲有什么作业?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①从荧____(píng)到银幕,从歌剧院到博物馆,从舞台到广场……几年五一假期,文化市场分外火爆,既有演唱会这样的新时尚,又有免费演出等惠民之举。_____,文化市场的

②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不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异。因此_ __,如果坚持文化的惠普性_ _?是我们在欢呼成绩的同时_ __,还需冷静思考的_⑥__。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1分)

答:第______ 处(只填序号),改为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感情。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不译作"紊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1)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篇 2012四川高考语文试题(已发布)(2)500字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之,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恨。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成谊,正伦理,厚姻成,睦宗党。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举子业辄鄙之曰鄙: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劾:检举揭发。

C.必宥尔,无恐宥:宽恕。

D.上官按之不得实按:查验。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钦听其论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玺书至而母适病死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但以刘日薄西山

D.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钦做字,进德修业,尊师重道,传道授业,都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B.贺钦处变不惊,机智策略地安抚变乱民众,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宁。

C.贺钦重视伦理道德,对家属亲戚、邻里乡党、民情风俗,都有教化和影响。

D.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家称他医闾先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3分)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4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如两题均答,只取前一题评分)(5分)

(1)____________,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_____________.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杜甫《兵车行》)

(2)____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

屈平正道直行,___________,以事其君,____________,可谓穷矣。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我要分享:

本文地址:http://zw.kankanmi.com/html/42131.html
最新投稿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没想到我如此自信5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学生问题之早恋700字
自信是健康成长的翅膀800字
自信让我更美丽450字
父爱让孩子更坚强自信450字
普通话让我如此自信1000字
让孩子获得自信1000字
爱玩的太阳350字
叫你贪玩!400字
贪玩的我500字
优秀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500字
妈妈我爱你4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金色的童年55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350字
我的梦,中国梦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过年350字
三国演义 读后感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700字
童年的照片700字
我的课余生活1200字
初一开学第二周周记400字
童年“傻”事700字
快乐的“六一”400字
十二生肖小故事450字
我的中国梦50字
过年包饺子250字
拜年350字
外星人和农夫3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400字400字
中国梦,我的梦500字
我的理想700字
我爱读书300字
《名人传》读后感800字
童真55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750字
理想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