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作文提供最新的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等,如果喜欢不妨和身边朋友分享!

李白《蜀道难》500字作文

发布日期:2015年02月25日 来源:看作文网
第1篇 李白《蜀道难》500字

李白

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你看那突兀而立的高山,高标接天,挡住了太阳神的运行;山下则是冲波激浪、曲折回旋的河川。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以“回川”之险。唯其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诗人意犹未足,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千里翱翔的黄鹤也不得飞度,轻疾敏捷的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下面再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

青泥岭,“悬崖万仞,山多云雨”(《元和郡县志》),为唐代人蜀要道。诗人着重就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俱心理,捕捉了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困危之状如在目前。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杜鹃鸟空谷传响,充满哀愁,使人闻声失色,更觉蜀道之难。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然而,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自“连峰去天不盈尺”至全篇结束,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如果说“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象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成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风光变幻,险象丛生。在十分惊险的气氛中,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东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所以殷璠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关于本篇,前人有种种寓意之说,断定是专为某人某事而作的。明人胡震亨、顾炎武认为,李白“自为蜀咏”,“别无寓意”。今人有谓此诗表面写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漫游中屡逢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迄无定论。

(阎昭典)

第2篇 醉李白650字

李白是诗仙,但也是也是酒仙。他借酒消愁,以酒抒发自己的感情。李白的一生中,酒、剑、人占据了他人生的主位,让他在经受挫折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泄对于事情的怨恨。

李白的一生起伏跌宕,由于这些经历的过多,使得多次经受打击的李白变得坚强了。他没有哭泣,也没有发疯,他相信自己的梦想总会实现,他相信自己会遇到自己的伯乐。我觉得李白是一个很自信、豪爽、爱国、重情、侠义的人。为什么说他很自信又很豪爽呢?答案其实就在这两句诗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看,他多么自信;看,他多么豪爽!因一次就要“三百杯”!

再来看看一下的诗句吧!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写出了他仗剑江湖之侠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他希望报国立功、雄心壮志的感叹;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是他执着的追求理想的表现;

“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是他屡遭挫折、报国无门的感叹。

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是权贵并不正眼瞧他,这令李白十分伤心,因此,李白便写下了以上的诗。之后,他有了一段在宫中当翰林的机会,可是他的举动又令唐玄宗大怒。可是唐玄宗用另一种方式撵走了李白——赏赐、放还。因此,这件事让李白的心无比疼痛。他整日愁眉不展,不能倾诉。终于,他把怒火化为了三首家喻户晓的诗——《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真的能长风破浪吗?他一定能!

于是,他醉了。在酒中,他不会再悲伤,他会寻找到他的知己,能够真心和他成为朋友的人……。

石家庄市长安区八十一中学六年级:刘笑虹

第3篇 李白的到来1200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今天李白乘坐时光飞船来到我们家做客。我热情的款待了李白。李白看到那在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就问我;“那马路上跑的又快又大的甲壳虫是什么呀?”“那是汽车。”一会儿我打开电视准备和李白一起看家有儿女。李白又问我:“为什么一个小盒子里可以装下好几个人?”我答到:“这是我们的高科技电视。”“你看,现在的汽车、电视等像你说的高科技都有了,一切都在变好。想当年我去庐山看瀑布。景色十分漂亮,现在肯定更美了。你快带我去。”刚开始我还不想带李白去,可禁不住他的一再请求,只好答应了。

我和李白坐在“甲壳虫”的身上准备去江西省九江市南部的庐山西北部的高峰。李白来到这,一时惊呆了。眼前只是臭水一汪,垃圾一堆,臭气熏天。庐山瀑布以前那壮丽的景象已经云啸魂散了。李白又作了一首诗。题目:又望庐山瀑布作者:李白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臭熏天。飞流直下变汪水,疑是银河散九天。听完李白的吟诗我惭愧的低下了头。

之后,李白又想起了白帝城,想到自己在船上悠闲地样子,四周传来猿猴的叫声,心情是多么的高兴。李白又让我带他去白帝城。还未到达白帝城,就味到了一股很浓很浓的血腥味,还有一阵阵的惨叫声在空中回荡。李白疑惑的问我:“你们国家和别的国家打起来了吗?”我没有说话。车继续向前开着,一会儿的工夫就到达了白帝城。一眼望去,黑水黄山,再也没有以前的灵气了。水面还不是的漂来一堆又一堆的垃圾。那惨叫声是由动物发出来的,那是因为人大量地捕杀动物使它们失去了亲人和同伴。

李白看到这番景象失望极了,沉默不语。我有陪李白转了很多地方,可没有一个可以让李白感觉到以前那种静、奇、美的特点。

傍晚时分,天空中的月亮出来了,我与李白坐在小船上对酒吟诗,借酒消愁。李白看见河里有一个月亮。他说:“月亮还是那么美,那么的圆,那么的亮。人们改变了山,改变了树,但没有改变月亮。也许有一天,我可能连月亮也看不见了。今天就让我去拥抱一下这珍贵的月亮吧!”说着,他投入江中去拥抱那美丽的月亮了。李白抱着“月亮”狂笑着:“我终于找到了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了,是月亮,是月亮……一个大浪头向李白扑去,李白沉入了江底……

这场梦把我惊醒了: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回想刚才梦中所发生的一切事。看看月亮,想着李白那狂笑声,心中充满了凄凉与恐惧。第二天早上,我来到学校写下了:生态保护,警钟长鸣。这几个大字。

人人都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有几个人真的去把保护环境当成自己的责任了?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让那充满希望的阳光,照亮明天的未来!

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六年级:靳玉

第4篇 李白的一生1200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

公元226年,秦王李世民心怀不轨,为了和兄弟争夺帝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设计诛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摆脱秦王的追杀,身怀六甲的太子妃在忠心家将的掩护下,逃往西域突厥,隐姓埋名,潜居异国,受到当地人的礼遇。安富尊荣的生活并没有消除太子后裔对大唐之恨。他们要积聚力量并借助突厥,把属于自己的大唐江山夺回来。但是大唐西征军的金戈铁马并吞了突厥千里肥沃之地,再次踏碎了他们的梦想。光阴飞逝,大唐发展成繁荣昌盛四方降伏的强大帝国。太子后裔只好隐居深山,卧薪尝胆,以图光复大业。一天夜里,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外的山上一座豪华庄园扫叶山庄中,迷茫的产妇梦见太白金星飞入怀中,随后,一个仪表非凡的男婴诞生了,父亲给他取名李白,字太白,意思是“太白金星下凡来”。

李白幼时随父李复国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尤好剑术。

李白因家仇对现任皇帝唐玄宗很是愤恨,他很想能遇到一位贵人,带他去皇宫卧底,好寻机为他祖先报仇。在开元十八年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

后来前往玉真观,在玉真公主的带领下进入皇宫见驾,供奉于翰林,做了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白苦等机会,终于在含元殿前刺杀玄宗,却被突然出现的太华公主阻止。李白因玄宗实为一代仁帝,便答应太华公主放过玄宗。回到长安,在听雨轩听说安西都护张守圭进京进贡。李白急忙赶到皇宫,救下奄奄一息的太华公主,得知张守圭与血恨门主行刺皇上,就前往后殿搭救。血恨门主对李白手下留情,却被张守圭暗算成重伤,面具跌下,其真面目竟是父亲李复国。李白恶战张守圭,魔头终于授首。

父亲在李白的劝说下,以天下百姓为重,避居扫叶山庄……玄宗赐李白金牌一面,上书“扫除天下不平事”,并给了他许多银两。李白辞官不做,到各处游览,走到哪里都有当地官府暗中供应钱财,使他不用发愁。安史之乱后,天下已经动乱不安,老百姓不得安宁。李白也意识到这样的局面,自己却帮不上忙,就对自己说:“我也要找份工作做了!”他怀着平乱的志愿,到永王李璘那里做幕僚,结果陷入王室纷争的漩涡。后因李璘与兄弟争夺王位兵败牵累,李白被送进监狱,但唐玄宗的金牌起了作用,最终减刑流放夜郎,半途又遇赦而返。

李白非常喜欢喝酒,越喝越能写出好诗。贺知章初遇李白时,曾解下金龟换酒,与李白共饮,称李白为“谪仙”,后来人称“诗仙”。到宝应元年,李白62岁时,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那里,在穷困和漂泊中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作品风格为浪漫主义,其中一首“侠客行”使李白名传千古……

第5篇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500字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陈志明)

第6篇 李白《赠汪伦》500字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宛敏灏 宛新彬)

第7篇 李白《送友人入蜀》500字

李白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象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尾联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曾被前人推崇为“五律正宗”(《唐宋诗醇》卷一)。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清人赵翼曾指出李白所写的五律,“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卷一)。这一评语很精确,正好道出了这首五律在对偶上的艺术特点。

(何国治)

第8篇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500字

李白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下面一句“馀响入霜钟”也是用了典的。“霜钟”关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列子·汤问》里有“馀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馀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馀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得真快啊!

唐诗里有不少描写音乐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浊的琵琶声,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变的音响效果表现了出来。唐代另一位诗人李颀有一首《听安万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形容音乐曲调的变化,把听觉的感受诉诸视觉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袁行霈)

第9篇 张说《蜀道后期》500字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下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刘逸生)

我要分享:

本文地址:http://zw.kankanmi.com/html/44340.html
最新投稿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50字
没想到我如此自信500字
打雪仗400字
打雪仗400字
学生问题之早恋700字
自信是健康成长的翅膀800字
自信让我更美丽450字
父爱让孩子更坚强自信450字
普通话让我如此自信1000字
让孩子获得自信1000字
爱玩的太阳350字
叫你贪玩!400字
贪玩的我500字
优秀作文
我的梦,中国梦。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500字
妈妈我爱你4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
金色的童年55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350字
我的梦,中国梦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500字
过年350字
三国演义 读后感4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800字
给妈妈的一封信700字
童年的照片700字
我的课余生活1200字
初一开学第二周周记400字
童年“傻”事700字
快乐的“六一”400字
十二生肖小故事450字
我的中国梦50字
过年包饺子250字
拜年350字
外星人和农夫3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400字400字
中国梦,我的梦500字
我的理想700字
我爱读书300字
《名人传》读后感800字
童真55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750字
理想800字